第25章贤士投奔,江东市马(2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0 字 4个月前

可要再动刀兵,文臣们立即就沸反盈天了。

负责为孙策牧马、市马的江东顶级名臣,严畯立即开口,说道:“刚刚打完会稽郡,正是休养生息之时。财政刚刚有所宽裕,我等欲市马、牧牛,绝不能再动刀兵!我以为不应以纳降而佐征战,而应以征战佐纳降!”

以征战佐纳降,也就是稍微调度一下部队屯驻之地,威吓山贼就够了。想大规模再进行军事征战,绝对不可能。

这一次,官府绝对需要休养生息,以恢复民力,积蓄府库。

这句话要是其他人说的,那将军们必定立即针锋相对。

可这是负责马政的严畯所言,武将们也就只能克制脾气了。

严畯所掌控的马政,那可关乎每支部队的战斗力以及后勤能力。

一支部队,能不能纵横捭阖,就看他军中骡马多少了。如果有四百只骡马,拖着四百辆锱车,携粮一万石。

那这個校尉部就能纵横沙场,转战千里,支度数月不在话下。

如果没有这么多骡马,靠士卒背负粮草,那就艰苦了,别说转战千里了,能日行四五十里,那也极为难得了。

严畯是与步骘、诸葛瑾、顾雍等人并传的能臣,且为官清廉,妻子常难免饥寒。对他主管的马政,孙策并不担忧,但对他提及的市马,孙策就格外关注了。

江南的确是不太适合养马,可这绝不意味着江南没有办法得到战马。

而其中关键就是市马,南朝各代基本上都设都尉负责市马。

市马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像吕布那种,买个几百匹,还被刘备给抢了。

稍微大点的像孙权,从益州、辽东也能一次买到几千匹马。

而最著名的则无疑是宋、明两朝了,这俩王朝有钱,大宋尤其富庶,年年购马数万匹,仅茶马古道方向一年就能买进一两万匹优质青塘战马。

你可以说大宋骑兵拉胯,但说大宋缺马,那就是在开玩笑了。

作为富冠历朝历代的王朝,他就算靠着砸钱,也能买到源源不断的战马。

往最少了说,一年购进两万匹也不在话下。

一年两万匹战马,这要是在汉末,哪个诸侯有这么多战马,那直接得起飞,西凉铁骑、幽州突起,都统统让路。

孙策要年年有两万匹战马,他敢打洛阳。

即便没有两万匹,那两千匹也行啊。

实在连两千匹也没有的话,两百匹也行!

多出来两百匹战马,对江东的征战也大有裨益。

所以孙策问道:“市马情况如何?可买到优良战马?”

关于驮马,孙策相信,只要用财富去收,一定能收到。

但战马,尤其能适应重甲骑兵冲锋的战马,这就比较难了。

当初孙策击败刘繇,前后俘虏士卒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

可能够支撑军队征战的战马也就寥寥数百匹,加上笮融那两千余匹马,以及各处缴获所得,军中才好不容易组建起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部队。

这时候,哪怕多两匹骏马,也能多出来一名具装龙雀突骑。

严畯回道:“自比年以来,市马终于初见成效。自各处山越、宗帅处,缴获、收购牛马共六百余,期间还有邵卓从历阳送来骏马两百余匹。皆是匈奴良驹,可征战沙场。”

满堂众人,无不惊讶!难怪严畯极力反对动刀兵!

能收购到这么多骏马,自然是希望将财富用到这方面。

程普惊奇不已的问道:“邵卓从何处收得这么多骏马?”

孙策亦是十分惊讶,印象中淮南虽然有大片广袤平原,比江东适合养马。可他真不记得袁术曾经有过在这里大范围牧马的事迹。

应该说,汉末这些诸侯,对马政都比较荒废。

要直到魏蜀吴三家崛起,才开始重视这方面。

当然这也跟汉末胡虏大范围南迁有关,匈奴、羌人、鲜卑都充斥着中原各处。各个诸侯都能轻易弄到一批战马。

以往的边境朔方、九原、西河等地都已经沦陷,匈奴已经跑到了河内、河东放马,甚至大量匈奴都跑到黄河以南劫掠了,别说饮马黄河,袁术手下一支匈奴骑兵都能饮马长江。

袁术习惯抄掠,不受士人待见,可是大受白波贼、黑山军、黄巾余党、西凉残军、匈奴劫匪的亲戴,他手下有大量从四面八方汇聚来的这种附庸。

严畯也没有掩饰,直接回复道:“是袁术部将苌奴,携两百余匹骏马前往历阳,求易珠玑、翡翠、玳瑁等。”

孙策笑着说道:“此珠玉翡翠,皆我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不听其交易。只是袁术部将已经充裕到可以贩卖军马?”

孙策记得诸葛亮治蜀,蜀国使者说益州骏马:“官用有余,民间自足”。但袁术这种以抄掠为资的诸侯,也能有这水平?拿出大量战马来交易?

严畯手抚下颔,不无得意,嗤笑一声,说道:“袁术德政不立,何德何能足以战马充裕?恰恰相反,因为其不立马政,对战马并无名数,其部将乃私相售卖!”

满堂众人,无不讶异。

孙策一直知道袁术德政不立,今天终于有了明确的概念。

兵士私下盗卖战马、兵器,这是什么德行?什么政治水平?就这种军队还想打胜仗?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霸王!更新,第25章贤士投奔,江东市马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