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什么都没干呀(2 / 2)

大宋之安居乐业 黑刀 5922 字 2019-10-09

晕,狂晕,早知道鬼才说普通话,他又不是除了普通话就不会说话了,没想到说个话都能惹来灾祸。

远远地,大批,大概有几十个兵丁来到,林靖文并没再说什么,也没有反抗,让这些兵丁将他抓走,虽然在他看来就这几十号看来强壮的兵丁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陆放是登州知州,自政和三年上任至今的两年里,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绩,但也没什么过失,加上他是青州陆家的子弟,有家族作靠山,所以这知州的官位倒是做的顺风顺水,而且其为官严谨,善于任事,也不贪墨,官声还是不错的。

就在刚才,守城门的兵丁派人来报,说发现了一个辽国的奸细。奸细?还是辽国的?虽然陆放对此并不怎么相信——辽国的奸细要是跑到登州这个地方来那就是那奸细迷路了,要不就是个白痴——但他还是不敢怠慢,连忙派人通知了通判孙理、知事曹阿民二人,急急往知州衙门断案的正厅赶来,汇集了另两位同僚后,三人稍微商议了一下,都觉得可能是兵士的误报,都认为辽国的奸细不可能会跑到登州这么个远离边境的小州来。

等了不到一会儿,兵士们押着一名年轻人来到。

看那年轻人倒也相貌堂堂,五官方正,身材魁梧,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分明是一位壮士,但再看之下却有着股书卷气,又象是个读书人。

“威!武!”

升堂之后,陆放一拍惊堂木,喝道:“堂下何人?速速报上姓名、来处,可是辽国奸细?”

林靖文早就暗自把眼前的这几位官员打量了一番,正中的官员目光清正面有正气,应该不是个昏官,其它的两人虽然卖相不如中间的这位,但也没看到肥头大耳、獐眉鼠目等“经典”的奸官形象,也就稍微放下心来。听了问话,连忙答道:“草民林靖文,原籍永兴军路商洛人士,早年先父去北地经商时为夏人所虏,后辗转至辽国。大人,草民并非奸细,望大人明察。”这次他说的可是故乡商洛的方言,虽然有些言语不通——别人不大听的懂——但图的是个安全,说商洛话总不至于被当奸细吧。

陆放在上边却是暗暗点头,堂下之人虽然衣衫褴褛{林靖文身上的现代衣服在这些古人看来的确是不怎么上得了台面,而且确实有多处划破}又是待罪之身,但听其娓娓道来态度不亢不卑,怎么看也不象是奸细。不过凭这么点信息是不能下结论的,于是问道:“原来如此,那你为何出现在登州?登州远离辽国,你即使南归也应是在河北两路才对。”

林靖文对这位官吏的话很是不屑,什么叫远离辽国?一海之隔而已。不过把这种不屑表现出来是很不明智的,林靖文依然恭谨地答道:“回大人,小人是泛舟海上从海路南归,因所乘舟船太小,不抗风浪,前日船只已因风浪沉没,幸好沉没之地离陆地不远,小人泅水过海,是而进到城里,未想此地竟是登州,已偏离目标多矣。”

林靖文这样说陆放是非常相信的。此时的造船技术虽然发达,但船只抗风浪的能力依然不高,尤其是在辽国,根本就不能建造大船,要是林靖文能乘大船出海那才让人不能相信。再说,虽然已经有了指南针,但毕竟不如六分仪、经纬仪等专业定位工具,此时在海上定位不是那么容易的,偏离航道那是常有的事,只是偏离多少而已。

陆放再询问了一些事情,林靖文一一回答,反正一口咬定自己是宋人,只是被辽人掠去而已,现在心怀故国所以就跑回来了。这种事在宋朝虽然不多见,但也算不上是稀罕事,宋朝积弱并不能保护百姓,百姓被外族掠取为奴那是常有的事,有些受不了外族奴役的就跑回来,只是这成功率实在不高,但也不是没有,林靖文为自己编的这个故事还真的发生过不少,很让人信服。

陆放此时已经大致相信了林靖文的话,于是跟孙理、曹阿民商议:“孙大人,曹大人,以本官之见,堂下之人所言应该属实,未知两位大人以为如何?”

谁知那孙理却第一个摇头:‘,看其模样倒也端正,不过此人奇装异服不说,,岂能随意剃掉?依下官看,此人即便不是奸细想必也非良善,‘

陆放听得眉头大皱,他倒忘了孙理信奉的是周敦颐学派,,堂下之人身处北国虎狼之地,能活命就不错了,头发剃就剃了呗,大节却没有亏,心怀故国,不远千里之遥跑回来,,不过看在同僚的份上也不与他计较,不还是有曹大人在吗,曹大人应该不计较这个,

曹阿民不负所望,直接就说道:‘孙大人此言差矣!堂下之人身处北国虎狼之地,有些事岂能由得自己,比如说这头发,契丹人逼他剃他能不剃吗?此人心怀故国,不远千里南归,此情此意足以证明他敬奉圣上和祖先,岂有不敬不孝之说,‘

知事比不得通判,只是个僚官,比通判低了一级,以曹阿民的精明本不是肯随便得罪上官的人,

孙理虽说是和陆放同级的通判,却不过是个寻常之辈,既没有家族可以依靠,也没有什么大的后台,只不过走运被放任一任通判,

,别说京东两路,就是在河北、京西各路也是有大势力的家族,陆放身为陆家子弟,最起码这登州知州之位是能连任的,以后升官也不难,

眼下陆放欣赏堂下之人的态势很明显,他是要保人,,为巴结陆放而得罪孙理是完全值得的,何况这只不过是小事一件,,倒不是他也看林靖文顺眼,

孙理大概是犯了儒生的通病:读之乎者也把脑袋读锈逗了,他完全看不出来这里面的门道,他只是觉得这陆、曹二人放任一个不敬不孝的流民,,怒道:‘二位大人此言孙某实在不敢苟同,圣人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圣人之言岂能不遵?此人如此大逆不道,依孙某看应斩首,首级悬于城门,‘

得了,刚才还只是治罪,

这下不但陆放看不过去,就是推官、判官也看他不顺眼了,一旁的推官首先反对道:‘孙大人此言不妥,我《大宋律》中并无剃发判斩首之条文,,即使堂下之人有违圣人教化,最多也只能判他个监禁之刑,‘

判官随后说道:‘,‘

孙理话一说出口就知道自己脑袋被驴踢了,现在被推官、,秉承儒生一贯的脸皮厚过城墙的传统,当下就顺着判官的话说道:‘好,‘实际上他这话又过了,通判并没有断案的职责,这次要不是涉及到奸细的事他甚至没有列堂的权力,

但陆放却不想和他计较,这真要是计较的话他孙理说上个十天八天的圣人之言都不成问题,那时候就头疼了,再说大家还是同僚,还得相处几年呢,堂下的人虽然自己很欣赏,但判监禁就监禁吧,

在陆放默许、推官判官无所谓的情况下,林靖文在刚来宋朝甚至还没

直到这个时候林靖文才能说上一句话,不过显然已经没什么用了:‘大人,我可是什么都没做啊!‘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