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一节 大宋即将变法(2 / 2)

宋朝探花郎 晨风天堂 4143 字 2019-10-29

李沆快走几步到了墙边,提笔写道: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场那个不是名士,不需要解释,他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出自《韩非子-有度》。

李沆转过身:“今日,便就是我大宋变法之时,不成功便成仁。”

成仁,这话来自论语,简单的说就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向敏中说道:“那么第一改变要改政。”

这事确实够大,大宋眼下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官称与实职分享,朝廷内外有大批官员无所事事,话说三省六部二十四司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否则根本就不秘本部的职事。

就说当下,刘安一个兵部左侍郎,号称兵部第二大的官员。

可刘安管事吗?

刘安用到这个官帽子的时候就跳出来,借这顶官帽子给自己办点事,没用了连兵部的门都不会去靠近。

“清出来的官员怎么办?”王旦很担心这件事。

李沆就有过三次请理冗余的磨勘,但连毛都没有刮干净,更不用说伤筋动骨。

向敏中就是想借这次天灾,把锅也背给光领钱不干事的官员们。

要知道把这些家伙收拾掉了,一个节约大几百万贯不是问题。

寇准捧起茶碗淡淡的来了一句:“我看,天下还挺大的嘛。倭筑紫岛不算大,可也有大宋一路之地,却只一位小小的县令为主官,那里号称百万亩桑林,百万亩渔场,就凭一个县令,加上一些举人的小吏,商家的小掌柜。”

吕蒙正摇了摇头:“那里,并非大宋之土。”

“那再议吧。”寇准只是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今天肯定不会议倭岛之事,而且寇准也没有把握说服这些重臣们,所以提一句之后就先放着,找到机会再说。

“也好,再议吧。”

给外番派宋官,这事对于许多重臣来说是不能理解的。

那里并非宋地,派驻官员不合情也不合理。

刘安接下来两天会很忙,他有大事要办,所以寇准也不打算和刘安提这事。

刘安已经在作准备。

采购物资什么的不需要刘安操心,吩咐一声有的是商家愿意为刘安跑前跑后。

只是,有一件礼物已经从东海开始往大宋靠近了。

配重一百石的石块,高度达到一丈的,内壁厚度达到七寸的厚木板制作出来的木箱,用了两千多根丝线固定,那只重量达到约八石的天然银树在阿苏山完成超过度包装之后,开始由一队精锐士兵押送,正在东海上往新华亭码头而来。

在自然界的天然银,树状其实是最常见的。

但这么大的一块,少见。

卫浩派人送这么一块东西到汴梁,信中却什么也没写,但他的目标很明确,要兵,要钱、要人、要奴隶。他要去挖空那座银山。

卫浩在阿苏山已经召集人马喊出口号:“整整一座山全是银子,我们要在五年内挖空这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