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冥府神兵!小皇帝气坏了!(2 / 2)

汤昊点了点头,老老实实地跟着下人去换衣服。</p>

事实上,自从他被册封为中山侯后,身份地位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p>

以往的汤昊,在这个大明王朝,就是个活脱脱的野人。</p>

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没有亲友,唯一有的就只是朱厚照这个小皇帝的暂时信任。</p>

而后一场廷议结束,勋贵集团帮助汤昊夺得了中山侯的世袭爵位,双方暗中完成了利益交换,汤昊也在这個大明王朝有了立足根基。</p>

但是问题在于,汤昊的身份立场,也会因此发生改变。</p>

至少,在小皇帝与勋贵集团之间,他必须要更加倾向于勋贵武臣!</p>

这就是身份的改变,带来的立场变化。</p>

只不过眼下小皇帝与勋贵武臣是站在同一战线上面,联手对抗那把持朝政的文臣缙绅。</p>

在把文臣缙绅打趴下之前,双方还是处于蜜月期,不会出现矛盾与争斗。</p>

等到文臣缙绅被打趴下了,汤昊就有机会挂印出征了,自然也不会留在这京城是非地,天天卷入这些是非争斗之中。</p>

换好锦衣卫正千户的甲胄,汤昊就大大咧咧地坐上了张懋的马车,直奔紫禁城而去。</p>

马车里面,张懋再次对汤昊耳提面命了一番,着重讲解了一下京营的发展历程。</p>

汤昊一直耐心地听着,脑海中却是思绪万千。</p>

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明以武功取天下,对兵政尤为重视,而京军正是明王朝国家强大的支柱。</p>

自永乐皇帝开始,京军一直是军事上的核心力量,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出征战的职责,比如永乐皇帝御驾亲征六飞五渡,京军就是主要力量。</p>

而京军是由京营、亲军、四卫军组成的,亲军二十六卫和四卫营都是内廷体系,京营则是勋贵武臣的基本盘。</p>

事实上,现在除了四卫禁兵还有些战力外,这京营,包括亲军二十六卫在内,其实都是些老弱病残,名额上却都是满额编制,所以被后世之人戏称为“冥府神兵”!</p>

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这是京营变革之始。</p>

由那位擎天之臣于谦奏请设立十团营,选白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精锐,名曰“选锋”。</p>

原京师三大营十五万之众,合之为一,分之为十,自一营以至一队,兵将相习,自一队以至一营,体制相维,故得京军之实用,所向有功。</p>

而没有通过“选锋”者,则继续留在三大营里面,被称为“老家”。</p>

这次变革后,团营才是真正的精锐主力。</p>

而永乐年间横扫大漠的京师三大营,这样一支规模大、兵士勇、武器精的顶尖战兵,直接就变成了预备役,吃空饷的吃空饷,躺平的躺平,摆烂的摆烂,成了不折不扣的“冥府神兵”。</p>

随即夺门之变,英宗复位,于谦被杀,罢十团营,复三大营旧制,好好一个团营却因人废事,沦为了大明战神朱祁镇政治斗争的牺牲品。</p>

下一步,英宗卒,宪宗即位,复罢三大营,立十二团营,命文臣提督,以三将总领,设十二营坐营官,命侯十二人分掌,各佐以都指挥,监枪以内臣,提督以勋臣,自此成为定制。</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