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历史就像是轮回(2 / 2)

大汉永存 朕不帅 0 字 3个月前

“大将军,匈奴将我们围困,一番交战后,各有损伤,我们突围至哈坎井一带,边打边走,伊稚斜单于派人向我们劝降,我部誓死不投降,但赵信投敌了,他投降后,率领800人,与匈奴主力,一起向我围攻,卑将一部,死战到一天一夜,最后只剩我一个人回来了,向大将军请罪!”</p>

苏建说着,整个人跪在了地上,头重重的磕了下去。</p>

卫青背对着他,开口道:“捅了这么大的娄子,你们说,应该这么办?”</p>

好家伙,这能完全怪苏建吗?</p>

可惜,战场自古成败论英雄,败了便是败了,没有借口可言。</p>

一旁的李广翻白眼,开口道:“没有本事当前锋,就不要干,这下倒好,全军覆没。哼,你还有脸回来,败军者,依照汉律当斩首,至少也要褫夺军爵,本将当年,不就是如此吗?”</p>

李广冷嘲热讽,他可是眼馋军功,做梦也想封侯呀,故而这次他特别想当前锋,与匈奴大战,然后封侯,可惜,卫青不愿意,现在前锋全军覆没,他自然说风凉话。</p>

其实也怪不得他,他不被封侯的原因有些多,算起来,他可是三朝老将了,经历汉文帝,汉景帝,一直到现在的汉武帝。</p>

纵观李广戎马征战一生,会发现虽然他武功高强,但是所立下的战功不够突出,俘虏的敌人也不够多。</p>

李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身经百战了,其中参加的多次战役很多时候都能够以個人的英勇杀出重围脱困。</p>

但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却并没有取得关键性的胜利,这也是难以封侯的主要原因之一。</p>

还有其他原因,他的性格有缺陷,大大咧咧,睚眦必报,对手下太宽仁了,以至于军纪散漫。</p>

对此后世评价道:“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p>

当然,他对士兵不错,而且,前期防守匈奴,做得非常不错,所以在他死后,“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后世著名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马迁对他评价。</p>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运气不好。</p>

后世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有:“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p>

西汉前期,对于匈奴以防守为主,他虽然多次防守成功,但没有取得大战果,后期出击战中只取得了三次不见敌人和二次差点全军覆没的尴尬战果。</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