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历史的惯性(2 / 2)

大汉永存 朕不帅 0 字 3个月前

左贤王连忙磕头,“大单于饶命,丢了狼山,我心里也悲痛万分呀,汉军武器精锐,太强了,你看,这种弓能连续射还几支箭。”</p>

他说着,把缴获的弓弩拿给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看。</p>

“大单于,这是一种的单兵弩,一次可以连发三箭,还有一种大的双兵弩,一次可以连发八箭。”</p>

匈奴单于伊稚斜仔细看了一下这弩,有些吃惊。</p>

一旁的赵信看完弩后,说道:“这个我知道,据说汉军还研究了一种大型的弩,绑在战车上,一次可以连发数百箭,密集如同蝗虫,对我们冲锋的骑兵杀伤力很大。”</p>

“立刻让人仿造这种弩。”</p>

“怕是来不及了。”</p>

“那怎么办?”</p>

赵信思考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他认为还可以的对策,“我们转攻为守,多准备盾牌,和他们贴近战,或者绕到背后,偷袭他们。”</p>

“好,我们就这么办,稳扎稳打,这一次,一定要全歼卫青,左贤王,这一战,我让你戴罪立功。”</p>

“是,我一定不辜负大单于的期望。”</p>

“立刻召集将领,我们商讨作战计划。”</p>

“是!”</p>

……</p>

在匈奴单于伊稚斜紧锣密鼓的准备战争的时候,卫青这边也有好消息,他们渡过大漠了。</p>

“终于,渡过大漠了。”</p>

卫青看着身后的大漠,他感慨万千,渡过这大漠,他们减员847人,马匹损失1432匹。</p>

他们只走了一千多里,比起霍去病足足少了一半,就如此艰难,可以想象霍去病和刘瀚行军的困难了。</p>

“报告将军,我的前哨在前方160里处发现匈奴单于的大军,大概有7万人。”公孙敖兴冲冲的过来了。</p>

“好,盯住匈奴单于的主力,等待李广部和我们汇合。”</p>

卫青率领大军行走了一千余里后,终于发现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主力大军。</p>

此时,汉军是千里奔袭而来,确实疲惫不堪,而匈奴的将士们则严阵以待,士气高昂,随时准备发起冲锋。</p>

大战一触即发,可让卫青苦恼的是,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部的大军一路上都杳无音信,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动向。</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