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唐读书人的出路(1 / 2)

 有这人身先士卒,后来者就学乖了。

先在超市里买上一些东西。

给夫人买一块面膜,或者是买一些面包、辣条……

等买好了,在柜台结账的时候。

有人同卞修发问:“这位郎君,不知能否引荐一二,我有事想要央求许县男。”

卞修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是为了…彩票的事?”

那人重重点头。

后面跟着的那些准备结账的人,也不催促着他,而是期待地看着这件事的发展,倘若能行的话,他们也好顺坡下驴,跟着一块去拜访一下。

“我家掌柜说了,想见他、想要求解彩票之法,可以。”卞修点了点头,换了口气,话暂时停在了这。

这让满屋子的人都沸腾了起来。

他们热情地看着卞修。

有人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双眼,可一个劲地往许墨那边看去了。

卞修缓了两口气,这才接着说了下去:“不过…若是一点算学基础都没的,那就算了,别说学会,就是听都听不懂。”

“所以想要求学。”他抬手朝着门外一指,“去吧,把门口那道题解出来,凡解出来的,都有机会同我家掌柜聊上几句。”

解题?

这人立马付款,往门外跑去,后面排队的人群里,有人撒手把东西一丢,就想往门外跑去。

郑玄果一把揪住他的领子:“回来,把东西捡起来。”

“要买,就好好排队。”

“要是不买,从哪拿的,就原封不动地放回去。”

“丢了算怎么一回事?”

那人讪讪地捡起来,刚准备放回去,注意到郑玄果那张——“你要是敢放回去,那我就找机会把你手给剁了”的脸,乖巧排了队。

其他人,有乖乖放回的——家里实在穷,这点东西不买为好。

大部分都是同样心态,拿都拿了,哪好意思放回去。

一个个结好账。

他们往门外走去,看着那道题,陷入了沉思。

“嗯…”人群沉默了很久,一个人缓缓开口,“有没有哪位郎君好心,能帮我们念一念上面的题目。”

这人开口,引来无数人的注视。

“你不识字?”一个人开口,询问了起来。

那人点点头。

有人嘲笑:“大字不识,也想解开店家题目,会不会有些太过痴心妄想了?”

“就是,还是回家好好耕地吧。”

人群里一阵骚动。

不识字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实的庄稼汉,他们信了朝廷的话,也信了李英姿的话,都是抱着一文钱,以小博大的念头。

他们本身就把能读书、识字的人看得很崇高。

现在听他们这么说,不少人都羞愧得低下了头,有些年轻的,双眼里已经飘起了泪花。

他们听不得这种话。

本来心里就默认了自己低人一等,现在这么一说,就觉得自己更加低人一等了。

“胡闹!”旁边有人呵斥起来,冷笑一声,“他们想解开店家的题有错吗?难道你就不想解开?”

开口嘲笑的那位读书人一愣,撇了撇嘴:“能一样嘛。”

他是读书人,从小开始读书的。

而这些人……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

“怎么不一样?”帮衬说话的那位读书人,依旧瞪眼看过去,话语里带着训斥,“有求学之心,不管是为了什么,那都是好事。”

他深吸口气,走到题板前,拱了拱手:“学生算学一道上,只是初入门径,此时便把这题说给诸位听,还望能够帮衬一二。”

除了一开始嘲笑的那人,脸上还有些不忿,其他读书人,都是一脸恭敬地看着他。

大唐的读书人地位崇高。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读书识字。

更是因为,这些读书人中,也许私底下藏着不知多少阴暗的勾当,可对外,在最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为了百姓。

他们或许觉得自己做不到。

可对于…敢这样去做,愿意去这样做的人,他们绝对是充满了尊敬。

他开始解说起了题目。

旁边的读书人也专心听着,触类旁通嘛。

房玄龄探出个脑袋,看了一眼,又把脑袋给缩了回来,眼里满都是欣喜:“店家你这一手可真是绝了。”

“如此尚学的风气,怕古往今来,独此一份了。”

魏征泼了一盆冷水:“他们可不是向往知识,而是向往金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