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最好的办法。(1 / 2)

 其实朱元璋也很委屈。

元末战乱,他能活着已经不容易了,谁还管的了太多?

他那时候行事只求无愧于心。

世道乱到一定程度,那就是人不如狗,那时候只要活着就是最好的结果,他能做到的,就是只杀恶人。

“兔崽子,你懂个屁。”朱元璋忍不住给朱橚后脑勺一巴掌。

“那时候战乱,能跟现在比?那时候触犯戒律,纯属无奈之举,现如今大明稳定,佛教谁敢触犯戒律试试?抽不死他!”

朱橚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元璋。

“你确定?你能保证佛教都是好人?没有一个触犯戒律的?”

朱元璋低头不说话。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这他还真不能保证。

就不说那些走投无路暂时出家的恶人了,就是从小在寺庙长大,受佛法熏陶的大师,都不一定是好人。

要知道,佛教在中原发展上千年,早就不是那个只讲究行善,只修因果的慈善组织。

就拿宋朝时代的大相国寺来说,明面上它是大宋国寺,香火旺盛,佛法精深。

但实际上,它除了是大宋最大的寺院之外,还是大宋数一数二的经济中心。

小到开铺子做生意,大到放高利贷,逼良为娼。大相国寺都掺上一手。那些和尚早就不是只会吃斋念佛的僧人。

而是被这滚滚红尘侵染的商人。

“其实吧,不论道教还是佛教,他们都是百姓们心灵里的一个慰藉,道教讲究清净无为,佛教讲究以己渡人,不论从哪里说,他们的经意还是好的。”

朱元璋缓缓点头。

是,道教和佛教的教义都是好的,不论哪个教派,对大明稳定,提高百姓幸福指数都有很大的贡献。

尤其是最底层的百姓,一辈子没什么爱好,就喜欢烧烧香拜拜佛。

那些虚无缥缈的神,是他们精神唯一的依靠。

只要能拜佛,拜神,他们就很幸福。

但道教和佛教也有统一的缺点。

不务劳作,不事生产。看百姓施舍香火钱生存。

道士和和尚群体鱼龙混杂,除了一心向道,一心向佛的,更多的是为了借助道士和尚身份行鸡鸣狗盗之事的苟且之辈。

“可是咱毕竟曾经当过和尚,佛教算是对咱有恩。咱也曾经发过誓要兴盛佛教。现如今这么好的机会,咱不想错过。咱是皇帝,咱不能言而无信。”

想来想去,朱元璋还是不舍得到手的银子,进了他口袋里的东西,谁都不能让他还回去,天王老子都不行。

“爹,你杀了那么多道士,不怕引起百姓骚动吗?要知道,整个金陵信道的不少,除了数十万底层的百姓,这些道士还是金陵勋贵的座上宾。”

朱元璋脸黑了,

他怎么不担心?不说别的,马皇后就是铁杆道徒,自己不给一个合适的理由,今晚上连被窝都钻不了。

“爹,你倾力打压佛教,就不怕佛教一家独大,大过皇权吗?要知道,某些时候的佛教可是极为贪心的,不仅贪财,放高利贷,逼良为娼等非法之举,甚至还忽悠的当朝皇帝出家为僧。”

朱元璋一下子想到了南梁武帝萧衍,身为皇帝,四次被忽悠的出家。

满朝大臣为了让这个皇帝回宫,甚至从国库里掏钱赎回皇帝。简直荒唐。

要是大明出现这么一个皇帝,他能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

若是因为他扶持佛教,引发这种后果,他就是大明的罪人。

“而且,佛教的家产也不少,保守估计,少说也是道教的好几倍,要是能想个一石三鸟的办法,既能给道教佛教找麻烦,又能让他们无话可说,最关键的是让百姓欣然接受,大明不动荡……”

见朱元璋有些犹豫,朱橚提出了杀手锏。

什么让道教佛教心服口服,百姓接受朱元璋不在乎。

可佛教的家产能抄出好几倍让朱元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对大明的财富朱元璋一向是,我的,我的,除了我的还是我的。

恨不得把天下财富全都装到他那个小金库里。

“娃子,你说咋办?只要你能让我抄家,你说咋办,咱就咋办!”

朱元璋彻底缴械投降。这时候,什么七千道士,什么无辜有罪的,他根本不关心。他就想着再干一票,抄点银子。

把他的小金库再充斥一波。

朱雄英朱标懵了,

就这么简单七千道士就活了?

要知道,朱元璋最好面子,只要涉及到皇家脸面的事儿,他绝不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