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大明的发展状况(1 / 2)

 经历三天三夜的讨论,商会所需要的规矩算是大致敲定。

所有在场的势力,基本都满意最终的结果。

一本商会条例新鲜出炉,够规格的代表纷纷签上自己的名字。

规矩立下之后,所有人的马不停蹄离开,为将来的出海做准备。

有打算出海贸易的,搜集货物,预订船只。

准备支持藩王的,联系藩王,商讨将来以后的利润。

各大藩王更是各个化身画饼大师。各种诱人的条件不要钱般的许诺。wap.biqμgètν.net

自身有没有能力先说,先把出海的基本配置配齐了再说。

这是他们唯一可以自立为皇的机会,除非把朱元璋,朱标干死,要不然他们注定跟那个位置无缘。

一时间,整个大明风起云涌,几乎所有有能力的势力,卯足了劲想要赶上出海这趟快车。

几乎所有地方都是招兵的告示,朝廷开辟的一个个演武场,短短的时间,多出了上百万的兵卒。

要说起来,如此穷兵默武,不说生灵涂炭,必定朝堂不稳。

可偏偏整个大明没有什么动乱,甚至颇有一些欣欣向荣之象。

“欸,这不对啊,这不对啊……”

朱标看着各地最新递上来的情报,大感不解。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担心,出海的步子迈的太大,很容易拖垮朝廷。”

“可从各地递上来的情报来看,各地都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有的地方的百姓明显富裕不少,现在大明连乞丐都少了许多,真是稀奇!”

朱标啧啧称叹。

忍不住请教满怀热诚讲授亲儿子坑爹之术的朱橚。

“老五,别逗雄英了,你跟大哥解释解释,为什么全国备战的情况下,大明的国力还有上涨的姿态?”

朱橚满脸不屑,盘着朱雄英转上三圈儿,摔朱雄英一个屁股蹲儿

,“这能一样吗?以前你们怎么征兵的?朝廷有钱有粮,给点吃的糊弄事儿,朝廷没钱了,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朱标哑然。“自古以来,征兵都是这样的啊,难道有什么错吗?”

朱橚呵呵冷笑。

自古以来都是正确的吗?

要知道,自古以来,国人的执念就是地,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小县乡绅,只要能有机会买地,他们会使尽浑身解数扩大自己的良田。

每当打仗的时候,朝廷储备不够,大多增加赋税,可最底层的老百姓,连吃饱都已经拼尽全力了,哪里有可能再去满足朝廷的无度索取。

一旦百姓扛不住,没办法只能将自家仅有的土地卖出去,祈求渡过最危难的时刻。

而此刻的乡绅,贵族,磨刀霍霍的死命压价,低价购买土地,想尽一切办法购买更多的田产,增加家族的底蕴。

长此以往。无地的流民越来越多,土地兼并的地主越来越富。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场战争就是一次土地兼并的加速器。

一旦身无分文的百姓突破某个极限,朝廷动荡,生灵涂炭,全都接踵而来。

而这次不一样,上层,甚至中层阶级的眼光不再放在土地上了。

而是放在了出海身上。

要想搭上出海的快车,他们不介意卖掉自家的土地,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

百姓们接受雇佣,就有银子,有银子,就可以购买土地,有了土地,百姓们就能心安,百姓们一安定,整个大明必定国力大增,蒸蒸日上。

而且因为出海,大明的各大工厂还在极速扩张。

造船厂,军械厂,各大海外畅销商品作坊,甚至矿山,运输,酒馆,饭庄……也在大量招人。

简单来说,整个大明从以土地为基础的时代,渐渐发展到以工业为基础的时代。

百姓们赚钱的机会多了,他们疯了聚集在一起闹事?

有这时间,找份工作多赚点钱不香吗?

非得作死?找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