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都是老狐狸 与左相第一次交锋(1 / 2)

 就算没有王羡之站出来,安阳也不会与皇帝共乘龙撵。

皇帝此举什么打算,他很清楚。

其一,无外乎进一步施恩,让满朝文武,让天下人都看到,他安阳是皇帝信赖之人,皇帝会将他当成心腹。

其二,让他能感受到皇帝对他的厚爱,从而让他主动效忠。

其三,让他这个在京城帝都毫无根基的边军大将军成为众矢之的,放在人前,被迫卷入争斗中。

然后皇帝居于幕后撑腰,让他跟众大臣斗,从而让他顺势而为的效忠皇帝。

端是好打算!

他能想象到,这次皇帝亲迎,如果再共乘龙撵,他必然会遭到太多的大臣的敌视和攻击。

他是打算来京城掀翻一批人,杀几个人,但不代表他愿意得罪众多文武,迎来众多明枪暗箭。

杀人要找机会名正言顺的杀,总不能直接杀上门去!那是找死,不是杀人!

成为众矢的之疲于应对明枪暗箭,这种情况,能避免则避免。

安阳沉默。

淡然的看着王羡之和皇帝的争斗。

王羡之直视皇帝,说道:

“陛下!青阳侯确实立下大功,陛下一国之君带领众臣超常亲迎,已经显示对青阳侯的厚重之恩泽,如再共乘龙撵…太过厚重了!”

“日后,亦有大将立此大功,陛下除加官晋爵外,如何厚赐?亦是共乘龙撵么?长久如此,陛下君威何在?”

“如不按此例厚赐,让新立功的大将如何作想?难道我立下的功劳不如青阳侯,不配让陛下厚赐共乘龙撵?长久如此,必会对陛下对朝廷心生怨念,于国不利!”

这话虽有些牵强,但安阳觉得有些道理,但也仅仅是觉得。

王羡之接下来的话,让安阳知道什么叫做诛心!

王羡之看向安阳,眼中闪过莫名的光芒,对皇帝继续说道:

“陛下今日如此厚赐,待明日青阳侯再立大功,陛下除了爵位官位可赏,其他厚赐是否也要?”

“再立新功呢?是否要赐剑履上殿,参拜不名?”

“如再立新功…”

王羡之没有说下去如何,却轻幽幽的补了一句。

“青阳侯如此年轻,日后几十年立功恐不在少数,陛下能封到何时?秦王先例在前啊…”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总有一天会封无可封,你皇帝今日就如此厚赐,日后几十年安阳再立功,你怎么办?

到时候羽翼已丰的安阳恐怕不会引颈就戮,唯一的可能的就是效仿秦王割据自立,或者反了!

什么是杀人诛心。

这就是!

安阳有些纳闷,这王羡之为何对他如此敌意,除了当初杀了王羡之在定襄郡的郡丞学生,目前恐怕还不知道他杀了王氏旁系子弟。

每次立功赏赐,都有王羡之阻止,如今更是直接用诛心之言让皇帝对他有忌讳!

安阳想了半天,想到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是赵无忌的未来女婿。

皇帝顿时脸色微变。

但他也不是傻子,在他看来,王羡之的目的无外乎就是搅局,在他跟安阳心中埋下一颗猜忌种子。

一来,让安阳心中埋下担忧的种子,日后立功功高震主会被他杀了!

二来,在他心中也埋下一丝猜忌的种子,斩断他拉拢安阳的举动,让他继续保持这种无权的状态!

王羡之小看他的决心了,安阳还远远未达到封无可封的地步,作为帝王能赏的东西太多了。

他总不能因噎废食,为了日后的不确定因素而放弃现在的机会!

更何况,就算真到那天要杀安阳,只要权力拿回来了,杀了也就杀了,有什么关系?

他现在要的是安阳的帮助!还管日后?

今日王羡之的手段有失水准,他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皇帝看向王羡之的眼神有些赖人寻味。

“左相之话严重了!朕相信安卿的忠心!”

皇帝什么时候都不忘拉拢安阳。

王羡之淡然的站在那,嘴角带着一丝笑容,眼神微眯。

他目的就是埋个猜忌的裂缝而已,就这么简单。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必然会左思右想的想知道他深层次的目的…

他就是要皇帝时刻防备着他的算计,处于他的阴影之下,顺便打击一下赵无忌一系,能用如此粗劣的手段达成,何乐而不为?

皇帝想拿回权力杀了他们之心不是一日两日,他们辛苦助先帝打下江山换来功勋荣华,凭什么你皇帝继位就想赶尽杀绝?

“臣为朝廷左相,提醒陛下是该做之事!”

“哼,一派胡言!”

赵无忌再也忍不住,终于走出来。

“左相,你如此不确定的诛心之言,当着一个战功赫赫之大将军的面说,是不是太不尊重人!

按左相你的意思,以后我等军中之人是不是都不必为朝廷立功了,否则早晚有一天封无可封,嗯?”

“本相一心为公,只是提醒陛下而已,赵大将军何必如此激动?莫非怕被本相说中了?”

王羡之眯着眼睛,嘴角勾起笑容,一副从容的样子。

“本相倒是忘了,青阳侯是你之未来女婿,本相当着你之面提醒陛下确实有欠考虑。”

“不过,本相提醒你赵大将军,朝廷大事容不得半点侥幸!你能保证在外武将都能忠心朝廷?”

赵无忌想开口辩解,听到安阳的声音传来。

“左相大人!”

王羡之淡然的看向安阳。

“我听说,朝廷有弹劾你王氏想行割据之事让北苍进犯,引发了三州烽火,想必不是空穴来风!”

“一个妄图割据之人立在朝堂上安稳着做左相,整日琢磨这个有割据篡逆之心,那个有谋反之意,岂不是最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