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欲建弘文昭武两馆,文武两院(1 / 2)

 李赐说道:“大将军,我这,一介武夫,让我做一郡之守着实有些勉强,主要这能力跟不上,很多事情有些力不从心!”

安阳笑道:

“李叔,太谦虚了,我来之前,去下面的各县走了一遍,大体上各县官员还算勤勉,我看你这郡守还是足以胜任的!”

李赐摇了摇头,抱拳道:

“大将军将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无论如何也会尽力做好这官…但是,卑职说实话,并非掺杂其他原因,我也只能勉强维持这个局面…”

“若要为大将军大业顾,想要定襄郡治理的更加好,我恐怕没有这个能力,大将军当早做安排!”

安阳点点头,没有反驳,他知道这是李赐为他着想。

“这样,李叔,你也别想着早早就退下来,你正当壮年,云州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在我尚未找到合适人选之前,你还得替我牧守一郡,待我找到接替你之人后,你就调去中枢,为我出谋划策,如何?”

李赐眼睛一亮,“这个行,多谢大将军!”

安阳点点头,看向郡长史齐维庸,说道:

“齐大人,本帅此前一直在忙,没有来得及与你们谈一谈,今日来,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专程过来看看你。”

齐维庸闻言,连忙站起身躬身一礼道:“下官何德何能,让大将军百忙之中抽出专程见下官,谢大将军厚爱,下官荣幸之至!”

安阳哈哈一笑,摆了摆手:

“齐大人不必如此,日后不必与我客气,李叔他们是知道,只要是真心为百姓,有能力的好官,本帅一向很是尊重的!”

“齐大人,如今我在云州自立,百废待兴,齐大人有何教我?可以畅所欲言。”

齐维庸顿时正襟危坐,脸色一正。

他知道这是安阳在考教他,虽然这个大将军很是年轻,但是他听过不少这个年轻大将军之事,很明显,大将军之才能远非一般人可比的,绝不是蒙混就能过关的。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

“仓促间,下官就说几点,若有不对的,还望大将军勿怪,予以斧正…”

安阳点点头后,齐维庸再次说道:

“下官有两点建议。”

“第一,大将军当着手培养自己的官员和后备官员。”

“如今大将军虽刚刚自立,但以大将军之雄心壮志,当不会满足云州一隅之地,未来若打下攻占的地方就需要大量的官员治理。”

“按照大将军改良的官制后,一县正常运转所需的官吏就要十多人,这还是最基本的,一郡所需要的官吏则会更多…”

“这还是按照云州地广人稀的郡县计算,如若碰到人口众多的大郡县,需要的官员将会更多!”

“所以,官员的培养刻不容缓,而且必须是心向云州,心向大将军的官吏!”

安阳点点头,问道:“齐大人可有解决方式?”

齐维庸想了想,说道:

“大将军可以发布招贤令,并仿前朝设弘文馆招募文士,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大将军当建立云州自己的书院,培养对大将军忠心的文士官员!”

招贤纳士,可以解决一时之需。

书院可以解决未来官员数量问题,也能保证忠心。

安阳点点头,齐维庸之才还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安阳自己却并不满足只限于此。

“齐大人,所说为良言,然,本帅想设弘文,昭武一文一武两馆,招纳人才!”

“另,书院确实该提上日程,但本帅也想设文武两座书院。”

“不知齐大人觉得如何?”

齐维庸惊讶了片刻,果然大将军心里其实早已有了计划。

“大将军之言要比下官要更完善,下官献丑了。”

安阳笑着摆了摆手。

“齐大人谦虚了,本帅也是听到齐大人之建议方才想到的。”

说完,安阳顿了顿,继续说道:

“弘文馆的文人招纳可以增加科考之形势进行,昭武馆的武夫招纳可以以身手比试、用兵之法的科考形势进行,两座书院的进入只要符合一定入学条件即可。”

“不过,武院招收,一部分招收天下武夫,一部分从军中招收,招收有功的年轻的中低层兵卒和尉校。”

“再一个就是做官的条件!”

“不管是弘文馆还是昭武馆,亦或者是文院武院,想要为官为将,必须要经过中枢的考察审核,通过后放为官入军…”

“而且,弘文馆、文院外出为地方官不可为主官,必须从属官做起!”

“昭武馆参军的武夫必须从底层做起,而武院肆业的武夫,如若原来有军职,可晋升一到三级出任军职,如若此前没有军职的,除非特别优秀,则需要从火长做起!”

“齐大人觉得本帅的想法如何?”

齐维庸闻言,躬身道:“大将军思考的如此周全,下官佩服!”

安阳摆了摆手:“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略,需要专人来做。”

说完安阳叹了一口气,说道:

“只是,暂时尚没有合适的人选来负责弘文昭武两馆,更别谈文武两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