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3 章 冀州军(1 / 2)

 “近几日,各方可有要事传来?”

姜战坐在堂内,看着众人问道。

“回主公,如今已是冬季,天气寒冷甲衣难着,各方无论是曹操还是袁术都未有动作,想来明年春耕之后,才会有所行动。”

徐庶面色平静的开口回道。

“嗯,文若,邺城粮仓之中还有多少存粮?”

姜战点了点头,罕见的询问起粮草之事。

“回主公,今年秋收过后,除各营所需粮草之外,三座粮仓已满,另新设两座,共计七十三万石。”

荀彧说着,拿出一个本子,呈递给了姜战。

其上记录着各种粮食的具体数额。

“辛苦了,对了,此次出征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都分发下去了吧?”

姜战翻看一遍后,抬头看向荀彧。

“分发是分发下去了,但是主公,抚恤金之事,虽然让将士们无后顾之忧,但却使我方财政压力太大。”

荀彧咬了咬牙,还是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抚恤金之事亘古未有,在这些文臣看来,入伍减免赋税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而阵亡将士还有抚恤金,这是不是有点太豪横了。

虽然他们也发现,自从有了抚恤金之事后,募兵更加顺利,上战场的将士们也愈发的含不畏死。

但每次打仗所花费的金钱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假设能把这笔开销省下,用以制造武器装备,那么军队的实力也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抚恤金之事不可动,将士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若无抚恤金的话,将士们如何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上阵杀敌?”

“难道,让牺牲将士的亲人后半辈子无依无靠不成。”

姜战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他的这番话让在场的文士们纷纷低下头,感慨着这位主公的仁慈。

明明对待异族之时恨不得将他们都送下地狱,偏偏对己方如此的仁义。

“启禀主公,前些日子张郃将军申请组建大戟士,由于组建大戟士花费钱粮太多,故而属下一直将其押下,如今主公已归,还请主公自行定夺。”

这时,一直不曾言语的沮授开口说道。

大戟士?

闻言,姜战皱了皱眉。

大戟士在三国时期也算是比较出名的,但也仅限于出名,因为本身战绩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过,这让他有些怀疑大戟士的威力。

“张郃可曾提及大戟士的人数?”

思索片刻后,姜战开口问道。

“一万人,因为大戟士是重步兵的缘故,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来铸造铠甲。”

沮授不假思索地回复道。

“嘶!”

当听到这个规模后,全场官员都倒吸了口凉气,同时惊骇莫名的看向沮授。

重甲步兵,还一万,开玩笑呢吧?

“咳咳,此事再议吧,抽时间我去见见张郃。”

姜战面露无奈之色的看了一眼沮授,轻咳两声说道。

“这,也好,主公亲自去,也好让儁乂死心。”

沮授同样面露尴尬的说道。

其实当他知道这个规模后,他也有些懵。

这也是为何他将此事压了将近一个多月都没有和别人说的缘故。

他怕啊,他怕别人把他当傻子一样看。

“主公,执剑司近几日在坊间查到一条比较有意思的消息。”

就在大戟士之事告一段落后,贾诩将一封密信呈递给姜战,同时面露古怪的说道。

“哦?”

姜战颇感好奇的接过密信查看起来。

信上的内容并不多,仅仅是说有一股商贾势力在大肆购买新粮。

对,就是土豆、地瓜以及玉米这三种。

“看来,有人发现了新粮种的秘密了啊。”

“让我猜猜,是陈宫吧?”

姜战将密信丢弃,语气玩味的说道。

“没错,此前有密保传回,说是陈宫向南而去,而此次这股商贾势力虽然隐瞒了真实姓名,但可以确信的是,这伙人是豫州人。”

贾诩抚着胡须,一字一句地说着,看起来在执掌执剑司之事上显得很是从容。

“文和,看来你已经有了针对的计策了?”

见他如此淡然,姜战便颇为好奇的问道。

一般情况下,若是己方机密被人知道,肯定不会这么淡定的,而如今贾诩这幅淡然的模样,显然是有了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