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7 章 学部(1 / 2)

 又与众人讨论一番后,姜战屏退众人。

众人临去前,姜战将鲁肃封为骑都尉,暂时在郭嘉手底下任职。

骑都尉这个可不低了,鲁肃也是异常激动的接下了这个任命,并贡献了一千的成就点。

冬去春来,194年的冬季悄悄溜走。

德阳殿内

新年之后的第一次早朝,注定了要有许多的条令要颁布下去。

“吾等参见燕王!”

百官齐声见礼。

“众爱卿免礼!”

姜战神情威严的抬手道。

“自孤建立大燕以来,连年征战,虽战果累累,但也让民生有所凋零,今,孤决定暂息兵戈五年。”

“大司农,待得天气回暖之后,应当督促各州郡官员发展民生,凡有灾害,需尽快整治,不得耽误春耕。”

姜战看向田丰,嘱咐道。

“臣领命,臣必定会协调各部,确保各地春耕能够如常进行。”

田丰躬身一礼,朗声道。

“文若,待得早朝结束,以尚书台的名义传令各军屯田。”

姜战看向荀彧,下令道。

“臣遵旨。”

荀彧双手持着芴板躬身道。

“孤决定另设一学部,主司全国书院及地方私塾,位同九卿,这学部主官就由郑玄任职。”

姜战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即开口道。

虽然不常过问,但他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几大书院。

既然已经花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建成了冀州书院、幽州书院以及洛阳书院,那么就没有不加以利用之理。

当成立学部的政令下达,百官神色各异。

尤其是一些在朝为官的世家之人,更是百感交集。

世家用什么来稳固地位?

自然是不断地笼络人才,从而将他们绑到自己的战车之上。

那如何才能笼络住人才呢?

最好的手段当然是在他们最需要机会的时候给他们机会。

古代人是极讲报恩的,这种提拔之恩对大部分没有出头机会的寒门子弟来说,无异于恩同再造了。

听着百官们窃窃私语,姜战自然知道他们想阻止但却不敢。

不知道有多少挡路的世家湮灭于姜战铁血的手段上,所以他们只能忍着。

“燕王此举,臣认为极好!”

“建设学堂,重视学子,可让我大燕在选拔人才上强于任何一方诸侯。”

“长此以往,我大燕将愈发兴盛。”

荀彧没有丝毫迟疑的第一个站出来力挺此项政策。

颍川荀家经营数百年,姜战的政策不会让荀家伤筋动骨。

在没有重大利益纠葛上,荀彧是坚定的燕王派系。

“荀大人所言甚是,寒门之中仍有诸多好学之士,却因旧制所锢,从而只得蹉跎岁月而不得其志。”

戏忠拱了拱手,神色严肃的附和道。

“臣附议!”

郭嘉没有多言,仅仅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态度。

作为颍川最穷的两个人,这俩人可谓是深受旧制之苦。

家门落魄,导致许多先辈们留下来的书籍被贩卖而求生。

等到他们这一代时,家中的藏书已经不足辉煌时的十之一二。

“臣等附议!”

随着郭嘉等人的话落,荀攸、徐庶、贾诩等人纷纷出声附议。

“众爱卿,那些不出声的,难道是觉得孤的决定有何不妥吗?”

姜战扫视群臣,神色威严的质问道。

无形之中的杀气悄然散发而出,让那些原本有些犹豫的官员们感觉到后背一阵发凉。

燕王的手段这些年他们领教过无数次了。

上一次反对政策的人,如今罢黜的罢黜,流放的流放,甚至于言语过激的直接掉了脑袋。

上位者想要杀你,那么总会有各种理由。

又有谁的屁股底下是干净的呢?

“臣等不敢!”

“吾等只是在替天下百姓感念您的恩德!”

这帮老油子不敢再有丝毫迟疑,连忙出言说道。

“很好,孤还以为诸位有什么异议呢?”

“有异议也无妨,孤非完人,也有疏漏大意之时,有众爱卿时刻提醒孤,燕国才能更加强盛。”

姜战满意的笑了笑,随口安抚了一下这群人。

我们信你个鬼啊!

但凡咱们要是开口反对,恐怕今天晚上执剑司的人就能从他们家里搜到一些证据吧?

只是他们却从没想过,为何他们反对的政策总让姜战不喜呢?

“燕王圣明,此乃社稷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他们心中不爽,但还是得出言夸赞一番。

谁叫人家是老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