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3 章 荆州风云起(1 / 2)

 御书房内

姜战看着军中诸将传来的军报。

徐荣所在的江淮战线兵力最为整齐,并不需要太大的变动。

徐荣为最高指挥,其麾下直属将领有张辽、吕旷、赵楷。

兵力不多也不少,步兵两万、骑兵五千。

虽然有不少是近几年补充的兵力,但是有系统的兵营在,士兵的操练不成问题。

其下属其他兵团则是有张郃及其统领的一万陌刀军,高览统领的一万步兵。

江淮水寨还有由周泰、蒋钦统领的扩充到两万之数的淮河水军。

虽说这几支兵马都不在合肥一线,但是凭借徐荣大都督的身份,仍旧可以将他们在十天之内调到合肥。

相比于江淮战区,颍川一线是最混乱的,毕竟姜战心目中的大都督还没有足够的军功。

至于其他的人,诸如徐晃、赵云、张燕、甘宁他们是良将将才,却非有统领三军的能力。

这几人,你让他们统领个一两万人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让他们主导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他们任何一人都无法做到完美。

将争一时,帅谋一世!

一场战斗,良将如果想的是怎么击败对手的话。

那么帅才,却是可以将目光看的更加长远统筹全局,必要时拥有壮士断腕来谋得灭国之机。

帅才,纵观华夏历史虽然出现了不少,但是相比较良将的数量,却是如同行星与恒星的数量一般稀少。

“看来,是时候让我那个妹夫上位了。”

姜战目光看向南方,在心中想道。

南阳

“近几日,颍川有大量兵马调动的迹象,主公,我等应当尽快谋求破敌之法。”

赵俨看向刘备,目光凝重的说道。

“姜战贼子,取荆州之意已经昭然若揭,唉,只可惜我刘备无能,无法保住祖宗基业,竟然眼睁睁地看着燕贼做大,致使汉室倾覆。”

刘备面露哀伤与自责的说道。

看着自家主公的表现,赵俨不禁为之一叹。

论仁义,自家主公的确是很会利用。

就刚刚那句话,赵俨便明白自家主公又要甩锅了。

跟了刘备这么多年,赵俨此刻也算是弄懂了自家主公。

爱护羽毛堪称天下之最,明明想要谋取荆州来对抗燕国,偏偏还舍不得名声。

如果早听他赵俨的,就凭这几年刘表的表现来看,取荆州易如反掌。

“主公,是时候谋取荆州了,刘表自知无法御敌,只知在襄阳醉生梦死。”

“就凭我们这点人马,如何挡得住燕国数十万大军南下啊!”

赵俨神色严肃的对刘备劝说道。

“大哥,军师此言有理,此时并非是讲究道义的时候。”

“他刘景升能力不足却霸占荆襄七郡之地而不求上进,身为汉室宗亲却不知讨贼,如此庸人,怎配坐这大好江山。”

关羽看向刘备,附和道。

“二哥说的没错,那刘景升近几年什么做派,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

“听说现在都下不来床了,整日里都靠喝药才能够吊住性命。”

张飞一脸不忿的大喊着,话语中满是对刘表的不屑。

“唉,可是景升兄与我同宗,更是将南阳借我发展,我又岂能趁人之危,在他重病之时谋他基业啊!”

“可惜我四百年大汉,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呜呼!”

刘备说着,用袖子摸了摸眼角的泪水。

“主公,再不取荆州,大汉就真的完了!”

这时,简雍急匆匆的从堂外跑来,神色焦急的喊道。

“宪和何出此言?”

刘备歪着头,哭丧着脸问道。

“我军探子最新消息,燕国境内有大量的兵马调往颍川前线的迹象,敌人随时都有南下的可能啊,主公!”

“若是燕国举全国之兵南下,仅凭一马平川的南阳根本守不住!”

简雍神色严肃的对刘备说道。

闻言,在场的众人人人面露凝重。

如果此事为真,那么凭借他们还真的无异于以卵击石。

哪怕这几年关羽紧锣密鼓的操练兵马,但是仍旧是太少了。

南阳的人口就这么多,而且百姓们时常听闻燕国多么多么的好,每年都有大量的百姓偷渡到燕国。

没错,就是偷渡。

从得知有百姓往燕国迁徙的时候,刘备就下令严防每一条前往燕国的关卡。

同时在南阳宣扬燕国多么多么的变态,对百姓多么苛责。

但是这种现象仍旧没有丝毫减弱,甚至于愈演愈烈。

百姓虽然愚昧,但是不傻。

燕国不好,你堵什么?

如果燕国不好,我们去看看就回来便是,你凭什么堵着路不让我们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