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巨汉(1 / 2)

 雍州位于大盛之北,与名州、定州以及中州三洲相邻。</p>

而雍州之外便是旷阔无垠的草原,其州内有着两座横跨一州的山脉,名曰云龙与天泉。</p>

这两座山脉自中州与雍州相交界处横跨雍州至草原之上,并排相依而立。</p>

其山盘旋蜿蜒,人迹鲜至,山中更有着无数猛兽凶禽、毒瘴沼泽。</p>

而名闻天下的云天关也就落座于这两道山脉之中,扼住外族八部挺进九州之心。</p>

夜沧澜坐在一处路边茶摊休息时,拿着手中自离开江南道天审司分部时兑换的有关雍州的卷宗拓本细细读着,从其中了解了一番关于雍州的情况。</p>

其卷轴上更是写着云天关在四百年前玄朝末年曾经被外族八部所攻破,后盛朝开国太祖皇帝赵君恒便征调能工巧匠以及请到了当时玄机门中机巧宗师,合二十万民夫之力来增固云天关。</p>

当时那位机巧宗师耗费数年光阴,将山、水、风、坎、兑之势结合云天关进行了加固,使得云天关成为了天下第一险关。</p>

数百年来外族八部曾无数次想再次攻破云天关,却也因为这个原因被拒之于外,只能望关而嗟嘘。</p>

夜沧澜将这卷宗拓本读完之后,便又自怀中取出了另外一卷。</p>

这一卷乃是记载了大盛开国至今的的所发生的大事。</p>

不过夜沧澜细读下来,发现上面除了描述赵君恒如何推翻玄朝暴政之外,对于曾经白见鹿口中的持刀人却没有丝毫描述,仿佛就从未出现过一般。</p>

甚至连开国丞相玄墨的描述也仅仅只是淡淡几笔带过。</p>

这不禁让夜沧澜对于持刀人与玄墨的事情更加感兴趣。</p>

随后他又看到盛朝近百年来的历史。</p>

终于看到了他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p>

“大盛天佑十五年,殇宗苛政赋税,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庙堂之上群臣怨声载道,天下藩王皆有不臣之心,纷纷起兵作乱。十月之际,惊鸿太子赵惊鸿以清君侧为名,于宫中发动政变,遂成。但三日之后,唐王赵寻则以勤王之口号率大军进京。半日之内,京师陷落,惊鸿太子遂自焚于乾阳殿内。唐王遂称帝,始为兴帝,后平藩王之乱,废藩王之制,励精图治,大盛至此中兴,定年号为天齐。”</p>

夜沧澜看完这一段后,嘘出了一口长长的气。</p>

随后他思索着:“如果黑衣潜流是在百年之前消失的话,那么必然是在这惊鸿之变中扮演着一个角色,而百年前的天审司遭受重创,难不成也与黑衣潜流有关?”</p>

紧接着他又翻阅起了卷宗想更多的了解当年“惊鸿之变”的始末,但却意外发现这“惊鸿之变”的篇幅也仅仅只有那么一段,而且其中更有些许模糊不清的事情。</p>

大概率是天审司的记录者为了迎合当时的皇帝赵寻,才写的这么模糊吧。</p>

夜沧澜放下卷宗思考着。</p>

而他又朝着一旁的鬼仇问道:“鬼仇,我让你查的武当与少林和万佛寺与太极道的关系,你可有查到?”</p>

此时,鬼仇也正在拿着一份卷宗正在细细看着,听见夜沧澜的询问,他当即摇头道:“公子,我翻遍你给我的卷宗都没有出现少林与武当的名字,反倒是太极道与万佛寺倒是颇有描述。”</p>

说完,鬼仇便将卷宗递给夜沧澜。</p>

夜沧澜闻言,便接过鬼仇所递过来的卷宗看了起来:</p>

“万佛寺始建于大盛鼎盛十年,其寺中弟子皆以禅入武,以武修禅,谓之禅武一心。其寺落座于鼎州,寺内代有高僧大师而出,寺中武僧在江湖之上也曾闯下赫赫威名,可谓泰山北斗也。百年之前曾闭寺十年,与天齐十年方才开放山门。”</p>

“太极道始创于大盛鼎盛十年,以阴阳为立道之基,交感天人,追求大道之本。其落座于襄州之地,门中也曾出过许多惊艳绝伦之辈,在江湖上之上拥有偌大名气,与万佛寺并立。百年之前曾有一人行走天下,败尽天下英雄,无人是其一合之敌。此人以身入道,以意合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