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从天而降的喀秋莎(2 / 2)

佣兵我为王 严七官 0 字 2个月前

他对这种武器简直太熟悉不过。</p>

这是他们曾经祖国的武器,曾经强大无比的苏维埃所制造。</p>

两伊战争的时候,这些火箭炮跟随不计其数的T-72一起被卖到了这里,那么多年过去,仍旧宝刀未老。</p>

火箭炮的飞行速度并不算快,很容易辨认和追踪轨迹。</p>

安装在机场周围的密集阵防御系统获得了反击的时间,为了确保机场安全,米军在机场边上和重要的设施附近都安装了这种近防武器。</p>

系统瞬间被启动,在火控雷达的指引下,密集阵的基座快速转动、指向、锁定,开火,一气呵成!</p>

滋滋滋——</p>

每分钟6000发的射速伴随着如同电锯般作响的枪声,橘红色的火线撕破空气,密集阵开始对着天空飞行的喀秋莎火箭弹进行疯狂拦截。</p>

与此同时,设置在机场里的对空机枪阵地全部也开始集火,用密集的火力编织出一张巨大的火网。</p>

这种情形令宋和平想起了大型的军事演习,也只有在那时候才能看到这么蔚为壮观壮观的场景。</p>

在密集阵和值班火器的拦截下,空中的喀秋莎火箭弹一枚接一枚被凌空打爆。</p>

有些当场炸开成了一朵火球,有些失去动力和准头,改变了方向直坠地面。</p>

只可惜百密一疏。</p>

喀秋莎火箭炮的特点就是一次性短时间内发射多枚,它靠的不是绝对的精准度,而是绝对凶猛的齐射火力。</p>

当质达不到要求的时候,那就用数量来凑。</p>

咣——</p>

终于有一枚火箭弹穿透了密集的火网,成功落在在距离几人大约五十米外的草坪上,炸开一团两米多高的火光。</p>

拦截网显然也拦不住所有的喀秋莎火箭。</p>

因为密集阵有个坏处。</p>

但凡猛的东西持续性都不行。</p>

又猛又持续的东西很少见。</p>

那是极品。</p>

密集阵持续火力的时间很多时候连一分钟都超不过。</p>

有一必有二。</p>

第二枚喀秋莎火箭很快也成功落地爆炸,炸点就在那架C-130运输机旁大约二十米处。</p>

宋和平甚至能听见喀秋莎火箭弹爆炸产生的碎片击打在运输机机身上发出的啪啪声,听起来像在静谧的雨夜里听着大颗大颗的雨点砸在屋檐时发出的声音。</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