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朱见深有很多种方法弄死孔弘绪(1 / 2)

 乾清宫,殿前广场。</p>

晌午,朱见深打算处理完奏疏,看看几块试验田,回后宫吃顿年夜饭,大过年的,皇帝也得应应景。</p>

而且,孔弘绪的事还没完。</p>

朱见深下一步计划,已经启动。</p>

另一个,是三月春耕之事。</p>

百姓缺少肥料,缺少农业知识,也是粮食产量低的原因之一。</p>

化肥此时是不可能造出来的。</p>

但是可以用草,烂菜叶子,家禽尸体,牛羊粪便这类,进行堆肥,草木灰和百姓吃的鸡骨头,羊骨头,都可以做成肥料。</p>

农具要解决,提高生产力,加快种田速度,光是农具图纸,朱见深便自己画了很多种。</p>

农具画的如何,不用管,图又不是用来选美的。</p>

只要标注出来的东西,工部匠人能照样子打造出来,就可以。</p>

当然,农具,各种种子发芽率都需要提前在大明宫殿实验。</p>

怎么实验呢,朱见深不可能天天跑出宫,毕竟御史也不是吃闲饭的。</p>

乾清宫后面的国策殿,被宫人运了土壤,备了几块田地。</p>

北方的旱田,江南的水田,西北的荒漠土地,西南的山地,土壤都是这半年来,命各地官员采集的。</p>

他效仿洪武时期宫里有地。</p>

当年第一任周王朱橚留下许多野菜笔迹,被朱见深也想法子找到。</p>

野菜,百姓不识就会中毒。</p>

但朱橚那本野菜卷里,记载的都是当年周王府中种过的。</p>

画师画出图样,山里的菌类也画出有毒品种,防止百姓中毒。</p>

虽说皇帝种地不妥,不合适。</p>

但朱见深的目标明确。</p>

提升大明将士作战能力,整顿乌烟瘴气的朝廷和官吏,这孔家就是文人的下马威。</p>

朱见深是因为身边有万贞儿,且袁彬也是他能信赖的锦衣卫,所以也有底气。</p>

司礼监被他提上来的都是没什么根基,又做人听话的太监,司礼监变成工具吸引朝臣舆论,还不错。</p>

朱见深想潜移默化的掌握军权。</p>

改土地为国有,只有打着皇庄的名义才不会被反对。</p>

朱见深目前给自己定位是,一个扶贫皇帝,带动大明百姓先吃饱饭,顺便装装逼的事。</p>

调动百姓并不容易。</p>

这是个考验人的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