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朕来为牛点睛(2 / 2)

朱见深挥笔写下,字好不好百姓欣赏不来,但是意思他们懂。</p>

村里有识几个字的念道:</p>

“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p>

这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p>

村民读完道:“写的真好,是俺们的心里话。”</p>

“这位相公还写了两句,百姓不言非无事,官吏善辩也有奸,这句我们倒是不太懂。”</p>

朱见深笑道:“百姓不能出面诉说自己的冤屈,并非没有事,不能因此就装看不到,听不到。官吏善于文采而多辩论,并不是都有理,也有奸佞。”</p>

村民不由得惊讶,没想到这位相公说话倒是个为百姓说理的,纷纷鼓掌喝彩道:“说的好啊!”</p>

与陛下相比,果然是百姓更喜欢陛下,可见冥冥之中,天子才是百姓所信仰之人。</p>

“商老,方才百姓是救了你。”朱永站在远处说道。</p>

商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然是愿意将点睛这机会留给陛下,但自己哪里像考不中的老秀才。</p>

不过就算他今天写了对联,也只会是些雅词,写不出来陛下的这样得百姓心思的话。</p>

点睛结束,大家就去使农具。</p>

百姓没有文人那么多词语来夸赞什么,只是用热情好客来表达他们对朱见深的佩服和欣赏。</p>

商辂不知何时站在朱见深身边,看了眼远处插着皇庄字样,却均匀分成块田,道:“大兴和宛平县的土地都是上好的良田,我从来没见过像您这样的分自己的良田给百姓无偿用的。”</p>

大明藩王与皇帝里,商辂确实只见到朱见深一个。</p>

“是因为我坐在那个位子上。”</p>

朱见深坦然道:“要是我把这些地都圈为皇庄私田,我的身份,百姓也无话可说,也不见得会怪我。</p>

可是大明朝现在能种粮食的土地就那么多,兄弟们分走一半,手下人分走一半,我再占几十万亩。</p>

这样没有地的,吃不饱饭的人就多了。</p>

可我现在没有多少地,只能把抄来的皇庄给每个无地的百姓先分点儿,保证他们有地种。</p>

他们吃不饱就要掀桌子,到时候国破人亡,那我占着那些土地意义在何处呢,何谈为黎民百姓。</p>

靠圣贤书?圣贤书只有百姓不饿时才愿意去读,吃不饱时,大家只会拿来生火。”</p>

商辂闻言,恍惚间想起来国子监整天举着书读的,甚至朝堂上官员都在说为了百姓。</p>

用书中的大道理来治国,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可是他到了乡野,才知道鸭子原来是有毛的,不是端上桌的样子,麦苗和草也不一样。</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