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周寿认罪(2 / 2)

因此,百姓将他们的地基都交给刘清臣,让他建屋。</p>

接着刘清臣与凤阳乡绅勾结,并找到在北方经营木材的老二做生意,一起将周围百里府县的木材,砖瓦,工匠,石材价格哄抬翻倍。</p>

屋子盖到一半时,刘清臣便以建房的木材,石材,工匠价高为缘由,向百姓哭诉,终止修建。”</p>

朱见深没有说话,只是听着。</p>

周寿看了眼朱见深,继续道:“有聪明的百姓四处打听,发现方圆百里甚至沿运河的木材石料确实价涨,且其他府县运送费用,脚夫十分昂贵,</p>

他们信了刘清臣的话,便纷纷拿出半生积攒的家底,交给刘清臣,期待他们早日住上几间砖木结构瓦房。</p>

屋子快要收顶时,刘清臣又以木材缺乏,涨价为缘由,说只能给部分百姓的屋子封顶,谁有银子付,先给谁。</p>

屋子只需要大梁木材到,修建封顶后就可以住进去,百姓便咬咬牙,继续去四处借债,用银子交给刘清臣购买木材,为房屋买大梁。</p>

刘清臣找到二弟,让二弟将北直隶所有木材购买,到时候盈利翻倍。</p>

二弟受其蛊惑。但买下北直隶以及方圆府的木梁,需耗费几十万两多。</p>

二弟银两不够,臣自袭爵庆云伯起便觉对不起二弟,心有愧疚,便想要帮帮他。</p>

正巧陛下拨工部十几万两专做农具之用,此事又交给周礼做,臣便力诱周礼,拿了其中十万两多。</p>

臣想着木材到了,那些凤阳百姓出资购买,二弟就会盈利翻倍,那银两臣就会补上一些。”</p>

周寿顿了顿道:“臣觉得关于农具新的旧的都一样,陛下在宫里,也不会发现……”</p>

在他看来,朱见深从小在宫里长大的,不事农桑,哪里认得农具。可谁能想到偏偏这事发了。</p>

朱见深淡淡道:“补上一些?恐怕朕不查此事,你们一分一文都不会补上的吧。</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