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白尚书还是留在京城吧(1 / 2)

 商辂立刻出班,奏道:“陛下,臣赞同征夷将军赵辅去。”</p>

这让白圭以及很多臣子意外。</p>

朱见深觉得商辂这老家伙,也不是只会读四书五经的,还是有用的啊。</p>

刘吉这家伙文笔好,富有才气,却在政事上喜欢摸鱼,也不与人发生什么争执。</p>

此刻站在李贤身侧,劝说道:“臣以为白尚书熟悉兵部事物,工部王尚书还要将两京十三省的农事督促,明农司也需要改进,留他在京吧。”</p>

彭时瞥了刘吉一眼,道:“眼下正是春耕,陛下,还是让白尚书去。”</p>

武将们反对。</p>

文臣和御史马上跳出来赞同白圭去荆襄。</p>

朱见深自是明白他们的心思。</p>

白圭去荆襄,不就是要巩固文官统帅,说到底就是为了军权。</p>

阻拦白圭留在京城,这意义上能阻挡兵部,让他们暂时不能彻底形成文官统帅的局面,也能给自己留下掌控军权的时间。</p>

一旦白圭去了,那再要回军权就没那么容易,朱见深可不傻。</p>

朱见深眯着眼睛盯着白圭,心中琢磨着,这几个尚书都在想着提升文官的地位,一个劲儿的让兵部尚书去荆襄。</p>

良久……</p>

朱见深站起身:“前几天你们推荐王复,朕想着工部去,做好后勤也可以,今天你们又换人,要兵部尚书去荆襄!</p>

朕圣旨都拟定了,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君无戏言,白尚书还是留在京城吧。</p>

工部尚书去荆襄,两京十三省的春耕总得有人做,工部上个月,工部侍郎和工部主簿办了吗。</p>

让那个李东阳,去工部做侍郎,暂且管理春耕一事,做的好,朕重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