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诏令和戒严令(2 / 2)

“时限是多长时间,请陛下说明白!”</p>

朱由检道:</p>

“暂时定在三年,一次废止时间最多三年,诏书上要明确时间。”</p>

“时间过去之后,如果诏令不再延续,被废止的法律法规自然恢复。”</p>

“如果诏令延续,同样最多三年。”</p>

“最长九年之后,要在朝会上商议是否修改法律,用诏令内容代替。”</p>

“不能一直用诏令代替法律,也不能明知法律有问题,却只能执行下去。”</p>

对此勉强认可,袁可立觉得比先前随意下诏代替大明律要好很多。</p>

但他同样提出要求,诏令必须是内阁起草、没有被六科封驳的正式诏令,让皇帝承诺不用中旨发出诏令,不能再发生锦衣卫监的事情。</p>

朱由检不愿轻易承诺,说道:</p>

“如果发生谋逆、叛乱等突发事件,需要朕用诏令处理时,正式诏令的流程可能来不及。”</p>

“总不能朕在面对敌人时,还没有权力下诏吧?”</p>

“如果要临时招降叛军,朕的诏令有没有效力?”</p>

听出皇帝有答应的意思,袁可立当即说道:</p>

“那是战乱时期,自然由陛下大权独揽。”</p>

“但是平时陛下要用正式诏令。”</p>

对袁可立说的战乱时期皇帝大权独揽,朱由检根本不信。历史上战乱时期多了,有多少皇帝大权独揽?</p>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也为了应对接下来发生的动乱,朱由检想到后世的戒严法律,说道:</p>

“如果有战乱发生,威胁到朕这个皇帝。”</p>

“朕有权颁布戡乱戒严诏令,独揽一切大权。”</p>

“戒严期间一切从简,以平定战乱为目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