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磨勘法(2 / 2)

“绝不能像魏逆当政时那样,一年一迁甚至数迁,五六品官员两三年时间就提拔到一二品,完全不把品级当回事儿。”</p>

“越级升迁的官员,这次要全部降下去,甚至要追究他们附逆的罪行,进行相应惩治。”</p>

这是在先前革去冒滥官位时就强调过的,如今再次提起,袁可立感觉到了皇帝对这件事的重视。</p>

但是严格按照品级提升,绝不是所有官员都愿意看到的。</p>

尤其是科道官员位卑权重,对他们来说,按品级升迁很不友好。</p>

所以袁可立劝谏道:</p>

“陛下的想法是好的。”</p>

“但是有些官员的品级并不合理。”</p>

“例如科道官员,实际应该分为五六七品,实权甚至相当于四品。”</p>

“如今却统统都是正七品,陛下不能将他们一并看待。”</p>

这是皇帝让官员大小相制的锅,是为了保护皇权。朱由检不敢轻易改变这个制度,说道:</p>

“朕已经设置了侍御史加衔,如果科道官员有功,可以通过加衔提升。”</p>

“其他官员同样,可以加衔或授予散官提升级别俸禄。”</p>

“以后正三品官员以下,五年迁转一次,按照品级升迁。”</p>

“考课很差的不升迁,甚至要展磨勘惩戒。”</p>

“考课优秀或立功的,那就授予一年功、两年功、三年功、四年功、五年功,减去一到五年磨勘。”</p>

“这件事由专督考课磨勘侍郎负责,制定具体章程。”</p>

“武官的考课磨勘,仍旧由兵部负责。”</p>

兵部军政五年一考选,袁可立对武官五年一迁,没有什么话说。</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