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伤前怨牡丹谢娇容 感情深无言嗟风月(2 / 2)

“只得两匹马,如何去?”清漪回头向二人道。</p>

“姑娘可乘我的马。”秦贤道。</p>

清漪却看着柳默。</p>

柳默将自己的马牵过来。</p>

这马通身玄黑,高昂雄俊,鬃毛浓密柔顺,想是平时颇得主人照护。</p>

“此马可有名吗?”清漪问道。</p>

“名玄夜。”柳默道。</p>

清漪点点头,对黑马道:“玄夜,辛苦你载我一程吧。”</p>

玄夜只安静地站着,清漪便骑上马背,柳默自在前面牵着缰绳,秦贤自乘一匹。</p>

三人同往慕州城去。</p>

到得蒋府,蒋威并不在府内,蒋府管家蒋福将三人带到花园内牡丹处。</p>

清漪看那牡丹独得一株,却根粗叶密,原本长势应是上好。凋谢的花朵留存着几片残瓣,尚能想得见盛开时的艳丽姿态。</p>

清漪仔细察看,然而既未见虫害,也不见病迹,好生无端。若只是浇水施肥不当,断不能致此横祸,正是百思不得其解。</p>

柳默在旁看她眉尖紧蹙,走至她近前,轻声道:“若果然无措,亦不必担心,我自不会让他们为难于你。”</p>

清漪闻得此言,心中暖流涌起,对他道:“多谢。且待我再检视一番。”</p>

再仔细察看,仍然一无所获。想这定非寻常花病。</p>

清漪悄悄驱动法力,打开绛苏灵目,找寻这牡丹花魂。</p>

这绛苏灵目能见阴阳两界,在青罗峰中时,花株在侧,无须特特耗费法力,若在人间行走之时,则须法力开启。</p>

灵目既开,便见牡丹花魂满面伤悲,正坐在叶中,若魂魄有泪,只怕已是泪如涌泉。</p>

清漪以密语唤她,她惊异地抬起头来。</p>

“牡丹,你为何如此伤心,可否相告?”清漪道。</p>

牡丹不想在此得遇奇人,忙起身道:“你,你能帮我吗?”</p>

“必当尽力。”清漪道。</p>

牡丹深深拜得两拜,将前缘告知。</p>

原来这牡丹前世为汶州布商之女金氏,嫁与邻县年轻县令何秀,齐眉举案,夫妻情深。</p>

三年后,何秀升蔚州知府,金氏随夫赴任。</p>

途中遇大雨所阻,滞留于一个荒废的庭院之中。大雨三日未歇,只得在荒院中等候。</p>

第三日夜深之时,金氏闻得何秀异声,睁眼看时,只见一个黑衣大汉,手执尖刀,何秀倒在地上,血流不止。</p>

那大汉从他身上取出随身银两,见金氏惊醒,便也挺刀来刺。</p>

可怜金氏一缕芳魂,只因恶人贪念,客死异乡。</p>

待她芳魂游离出体,再看时,何秀之魂已不知所踪。</p>

金氏此番冤死,实难甘心,冤魂不散,附于庭中牡丹之上。</p>

金氏生前酷爱牡丹,颇通养护,是以这牡丹异常艳丽,不比寻常。</p>

那日柳默之父柳权路过荒院,见到这株牡丹,喜其艳丽难得,便搬移回慕州,不想被蒋威看见,蒋威言语之间流露欲占牡丹之意,柳权不愿结怨,是以命柳默送至蒋府。</p>

正好秦贤在柳府,平日难得与蒋府结交,认定这是个好机会,便揽了这个差事,将牡丹送至蒋府。</p>

牡丹到得蒋府,金氏仍然勤加养护,牡丹盛开,甚是娇艳照人,引得当地官宦商家各式人等都来观赏。</p>

牡丹乃花中之王,艳冠群芳,被视为富贵吉祥之物,蒋威得此花王,深以为傲。</p>

不想这日宾客之中,竟出现了那日作恶之人。</p>

金氏既见仇人,恨意填胸,只恨自己一缕冤魂,无力报得深仇大恨。是以日夜伤心恨切,牡丹受她爱护多年,感其伤悲,不再争艳斗奇,一夜之间,花谢叶残。</p>

清漪听完,心下亦颇感伤。问道:“可知那人是谁?”</p>

“只听别人唤他李老板,是个玉器商人。”金氏道。</p>

“他长什么模样?”清漪又问。</p>

“身材魁梧,手脚粗壮,五十上下。”金氏道。</p>

“我自会去找寻,带来与你指认。”清漪道。</p>

“全望姑娘成全。”金氏拜谢道。</p>

“牡丹枯萎至此,我与它培些肥力,护住根脉,你且等我消息。”清漪道。</p>

金氏点头应承。</p>

清漪收了法力。</p>

取出所带药粉,刨开牡丹根下泥土,避开主根,将药粉撒上,再细细盖好。</p>

又要了水,将根浇透。</p>

处理妥当后,对蒋福道:“此花病症罕见,今我已撒下除病之物,只是是否有效,尚需些时日。过些日子,我会再来。”</p>

蒋福不屑地一笑,不过碍于柳将军公子之面,敷衍道:“姑娘受累。”</p>

清漪也不理会他。</p>

对柳默道:“此间已处理妥当,暂无他事,可回了。”</p>

柳默见她刚才一番忙碌,似乎有些头绪,但终究不知结果如何。</p>

现下蒋威不在,还是速速离去为好,以免横生事端。</p>

三人当下告辞出了蒋府。</p>

出得府门,三人至茶楼坐了。</p>

秦贤刚落座,便急忙问道:“如何?”</p>

“尚不知。”清漪只道。</p>

“姑娘不是撒了药?可救吧?”秦贤急道。</p>

清漪却不急不徐,道:“如今尚未可知,只是略尽人事而已。”</p>

秦贤听得这话,正是奇痒在身却无可抓挠,不知如何是好。</p>

柳默在旁道:“秦兄且稍安勿躁,暂观后效吧。”</p>

茶水上来,半杯饮过,清漪向二人问道:“这城中有几家玉器铺?”</p>

“平日看百里姑娘并不喜佩戴金玉之物,不过到底是姑娘家。”秦贤道。</p>

“秦公子可知晓吗?”清漪道。</p>

“这个你算问对人了。要说这玉器铺,大小总有十来家。”秦贤道。</p>

秦贤平日喜爱结交官宦子弟、商贾之人,城中何家但凡有些风吹草动,他总能得知。</p>

“不知这些店铺都是何人经营?”清漪又问道。</p>

“玉器价值不菲,多是有些根基的人家在经营。”秦贤道。</p>

“想来大小玉器铺,都是在这慕州城内有些年数的人家了。”清漪道。</p>

“几乎都是,不过也有几个外来的。”秦贤道。</p>

“是吗?这倒难得了。”清漪道。</p>

“城南梁家,原是京中富商,前年来此。因在京中得罪了人,吃了些官司,家财几乎散尽,不过到底颇有根基,到得这慕州城,仍能做此营生。”秦贤道。</p>

“总算还不算太坏。”清漪道。</p>

“城南还有一家,比梁家略小些,不过东西还挺全的。”秦贤又道。</p>

“这家也是外来的吗?”清漪道。</p>

“是五年前到此。”秦贤道。</p>

“想来也是有些来头的了。”清漪道。</p>

“这个倒不曾听说,似乎祖上并无甚营生。不过偶然在哪里发了迹的。”秦贤道。</p>

清漪心下暗自留意。</p>

“百里姑娘若有兴趣,可与我同去,我跟老板熟识,保你挑得上好的玉,其价亦可商量。”秦贤又道。</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