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孙儿自己写的(2 / 2)

另一边,老朱和朱标父子两人朵颐大嚼,吃的狼吞虎咽。</p>

“你大病了这一场,你那儿子倒是长大了不少。”</p>

老朱双手抓着葱油饼,脚踩在椅子上,腮帮子鼓鼓囊囊的道了一声。</p>

朱标咽下太监喂来的清粥,这才温文尔雅回道:“是啊,以前允熥连儿臣跟前都不敢近,儿臣问个话,也是唯唯诺诺,生怕惊扰了谁。</p>

儿臣经此一难,倒是让他成长了。</p>

也是怪儿臣,以前疏于对他的关切,允熥自幼丧母,虽有允炆他娘照应,但难免会让他有亲疏之别的想法。”</p>

老朱吃掉手里最后一口饼,又在身上擦了擦手。</p>

“你那女人...”</p>

“亲疏之别,到底是你儿子自己之想,还是有人故意而为,那可难说了。”</p>

数月以来,老朱几乎一直待在东宫。</p>

接触吕氏的时间,比接触前朝文武的都多。</p>

吕氏到底是个什么人,老朱多少会有些较之以前不同的看法。</p>

更何况,患难见真情。</p>

在朱标病重期间,谁是刻意卖弄,谁是真心实意。</p>

但凡长眼睛的,谁都能看出来。</p>

“那小...崽子,既有了那个能力,往后就多往他身上压压担子,十三四岁了,还停留在三字千上,咱记得你十三四的时候都能帮咱看文书奏报了吧?”</p>

在吕氏的打压下,原主能力的确差了不少。</p>

“允熥资质平庸了些,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才只认全了三字千而已,就连三字经背诵的都还是磕磕绊绊的,里面的释意更是有大半解释不出来。</p>

成长或许只需年龄和阅历,可这些日积月累的东西哪是说会就能会的。</p>

平日允熥抄写三字千需要数日之久才能完成,爹让他不睡觉,不吃饭抄,怕是急了些。”</p>

要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是把朱允熥逼死了,他都完不成。</p>

“嗯?”</p>

“刚启蒙孩子都比这强,大本堂那些先生是干啥吃的。”</p>

“不成的话,寻个先生单独教授吧,再怎么着识文断字...”</p>

话还没说完,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传了过来。</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