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我在古代敛财(十)(2 / 2)

她既想显摆自己的富贵,可又自卑于曾经的过往。</p>

这会儿,听到几年不见的大孙子,开口就要接她去京城,太夫人的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犹豫——</p>

“大郎啊,其实阿婆在老家挺好的!”</p>

太夫人有些矛盾。</p>

她也想去京城,见识那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的富贵与繁华。</p>

她还想跟儿子、孙子团聚。</p>

尤其是她最出色的大儿子,一走就是十几年,期间就回来了两趟。</p>

一次是回来成亲,住了三天就走了。</p>

第二次则是打仗路过,连家门都没进,就在门外看了看老娘和妻儿。</p>

随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p>

就连几年前,儿子要让大孙子从军,也是派了心腹之人把大孙子接走,他自己连个面儿都没露。</p>

十几年、近二十年的分离啊,太夫人几乎都要忘了长子的模样。</p>

对于这个给她带来荣耀、带来富贵的大儿子,太夫人更是无比想念。</p>

儿子不在家的时候,她总想着:等打完了仗,我儿就回来了,我们母子两个就能团聚了。</p>

现在,新朝建立了,仗基本上都打完了。</p>

儿子却回不来了。</p>

不是不想回,而是在京城,他们有了国公府,可以安家立命。</p>

京城啊!</p>

太夫人梦里都不敢想的地方。</p>

如今,他们就要去那里了?</p>

太夫人起初是兴奋的,是欢喜的,但随后听到儿媳妇说,京城遍地都是贵人。</p>

而那些贵人,眼睛都是长在头顶上的。</p>

尤其是世家权贵们,他们连寒门出身的大官儿都瞧不上,就更不用说卫家这种田舍奴出身的武将了。</p>

太夫人被儿媳妇说的胆怯了,犹豫了。</p>

“大郎啊,阿婆老了,不想折腾了!”</p>

“……其实在雷县挺好的,咱们家有这么大的邬堡,县令、乃至刺史都对咱家客客气气——”</p>

太夫人小心翼翼的跟大孙子“讲道理”。</p>

卫大郎可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他虽然十二岁就从军,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五年,却一直都找机会的努力读书。</p>

最关键的是,他聪慧,他机敏啊。</p>

只看祖母为难的模样,只听她犹豫的说辞,卫大郎就明白太夫人的意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p>

在雷县,卫家就是第一家族,太夫人就是最尊贵的老太太,谁都要哄着、敬着、吹捧着。</p>

可若是去了京城……呵呵,不被人笑话都是万幸。</p>

就是卫大郎,在京城的时候,都有些不自在。</p>

有些人啊,简直就是把嫌弃、把轻蔑摆在了脸上。</p>

也有一些“高贵”的世家子,表面温润尔雅、礼贤下士,但跟他们相处起来,就是能够感受到那种隐隐的、来自于出身的冷漠与蔑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