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卖国从贼(1 / 2)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姜军损兵折将,各地诸侯乘虚而入,打着勤王的名义,发动内乱,姜朝初立,国祚也并不稳固,光和帝身为一国之君,他若是出了事,姜朝也会陷入战火,届时天下烽烟四起,我们都是千古罪人。”

南朝都亡了,有哪个诸侯不想成为坐收渔翁之利的人?

气氛有些凝重。

有人忍不住叹息:“主降难免被人垢病,甚至还会被人戳脊梁骨,却也是顾全大局,是大势所趋。”

一行人的目光看向了长公主,到底该如何,还需要长公主决断。

“世间之事,不能尽如人意,”姜扶光微微叹息,默然良久后,才道,“便求无愧于心。”

大厅里气氛微沉。

姜扶光打起精神来:“诸位都认为降姜,是顾全大局,也是大势所趋,便一同商量一下,这降要怎么降,该制定个什么章程,既然要降,就要降得干净俐落,不能吃力不讨好。”

……

姜军围而不攻,守城军们也不敢贸然发动攻击,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

枇杷叶婆娑,丛叠碧玉果。

端阳节将至,一颗颗青中透黄的枇杷果,从繁叶间透出,点缀在万绿丛中。

往年这个时节,百姓早就上山采草药,做端午节佩戴的香囊,家中的小孩们忙着采收枇杷叶,阴干储存,家中若有人咳嗽了,便抓一把,放进锅里熬煎,喝上几天,咳嗽多半能止住。

大人们去田边地头上割艾,制成艾绒,储存在家中,哪个腰酸背疼,头疼脑热,搓一卷艾绒,灸上几回,身体也能舒坦些。

端午时节前后采收的艾叶、枇杷叶,是一年之中药效最好的时候,小病小痛自己在家里便能对付过去,一年到头,也能省不少花销。

百姓家吃不起药,也看不起大夫,对端午节尤其重视。

洛京城被围了这么久,家境贫苦一些的,家中已经断了炊,只能勒紧库腰带过日子,家境好些的,每日一大家子坐吃山空,日子也不好过。

一个个愁眉苦脸,惶惶不可终日,每日从门缝里往外看,无不希望这场战争,能在端午节前结束,这样他们能赶上过节,过上安生的日子,可他们更怕光和帝进城之后会下令屠城。

四月二十二日,姜军围城第十一日。

天边霞光漫绽,一轮明日从地平线冒出,霎时晨晖泼洒,隆隆的钟鸣鼓声,从钟楼响起,一时间,四面八方门楼钟鼓跟着击响,汇成一片磅礴浪潮,席卷了整个洛京城,一直传到城外。

城楼上的守城军们,在一愣过后,一个个扔下了手中的兵器,神情肃穆地看向皇城方向。

门楼上的钟鼓,只有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才会整声齐鸣,如新皇登基、天子驾崩,或是奉命出征的将军,大胜还朝。

凡钟声响起,士卒们皆要放下兵械,士族权贵们皆要衣衫齐整,前往宫门处静侯,普通百姓们要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出家门。

姬如玄坐在马背上,望向天际,脸上夸张的笑容,简直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灿烂。

城中百姓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姜军有没有退兵,但生活在洛京城中,他们对钟鼓之声,本能地产生了敬畏,犹豫再三,还是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紧闭的家门,等了片刻,没听到外面打打杀杀的动静,紧张地踏出了家门。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