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大唐将帅17】(2 / 2)

阿史那伏念的妻子和辎重尽被唐军俘获。阿史那伏念乱了方寸,手下士兵又多染疾病,只得向细沙退避。他惶惑恐惧,派密使去见裴行俭,希望抓住阿史德温傅赎罪,裴行俭答应投降后保其性命。

但是。裴行俭也看出了阿史那伏念的犹豫不决,他派遣刘敬同、程务挺穷追不舍,回纥军队也同时进逼,阿史那伏念走投无路。只得抓住阿史德温傅,从小路去向裴行俭投降。

唐军阵营外尘土蔽日,侦察的士兵慌忙禀报,裴行俭镇定自若,告诉大家。“这并不是敌人进攻,而是阿史那伏念前来投降,受降如受敌,必须严加戒备”,

他派一名使者迎接阿史那伏念,阿史那伏念果然带着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至此,突厥余部尽数平定。

唐高宗大为兴奋,派遣户部尚书崔知悌赴军中犒劳。侍中裴炎嫉妒裴行俭的功劳,与裴行俭唱起了对台戏。

他认为敌人是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投降的。一旦形势对其有利,必然复叛,硬是教唆唐高宗将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六十四人斩首于市,使裴行俭以前许下的降后不杀的诺言无法兑现。

裴行俭十分伤感,他与裴炎都出自闻喜裴氏,“王浑、王浚争功的前事,古今耻之。但恐杀降之后,无复来者”。

虽然裴行俭被朝廷册封为闻喜县公,但他因为杀降之事耿耿于怀,称病不出。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阿史那车薄率领西突厥十个部落起兵反唐,围攻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西北边疆告急。裴行俭被唐高宗任命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带兵去迎击西突厥军队。

大军尚未出发。裴行俭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赠幽州都督,谥号为献。

当时,裴行俭的儿子裴光庭只有八岁,唐高宗让皇太子派遣六品京官一人到裴家看护,待裴家子孙长大成人后才停止。唐中宗即位以后。再赠裴行俭为扬州大都督。

裴行俭曾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是位不折不扣的伯乐,善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他引荐过的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刘敬同、郭待封等人都是一时名将,

官至刺史、将军者数十人。他又撰写《选谱》十卷,内有安置军营、行阵部统、克料胜负、甄别器能等四十六诀,后来武则天派武承嗣取走此书,藏于宫中,未能流传下来,这是很可惜的事情。裴行俭对人宽厚,大方得体,

深得军心。有一次,唐高宗赏赐马和鞍给裴行俭,礼部令史策马跑得太快,马倒鞍破,令史畏罪逃跑。裴行俭派人将他们找回来,说道,

“你们怎能如此小看我呢”,待之如故。抓住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的时候,缴获了不少奇珍异宝,其中有一个宽约二尺多的玛瑙盘,“文彩殊绝”,在宴会之中,军吏王休烈捧着盘子上台阶给众人观赏的时候,

不慎跌到,将玛瑙盘摔得粉碎,在座的众人都大惊失色。王休烈叩头流血,向裴行俭请罪。裴行俭笑着说,“你又不是故意的,何至于此”,

脸上没有丝毫惋惜的表情。唐高宗将阿史那都支的金器三千多件都赐给了裴行俭,还有不少牲畜驼马,裴行俭尽数分给亲朋好友和部下将士,

几天之内就分完了。有唐一代,裴姓宰相络绎不绝,从裴行俭的所作所为中,就能瞧出端倪。虽然裴行俭只指挥过三次战役,军事生涯仅仅十一年时间,

取得的成就却是很多沙场老将难以望其项背,更难得的是,他文武全才,为唐朝的官吏选拔制定了量化的典章制度。

他提倡“慎战”,主张智取,处处表现了一个军事家高瞻远瞩的心胸和见识,可以这么说,大唐的富足与强大培养了心胸开阔的名臣与良将,

名臣与良将又创造和维护了大唐的强大与富足,大唐名将裴行俭就如同历史天空中闪耀的星星,熠熠生辉,永远温暖着华夏后人的心田。

李嗣业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

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的句子,

高度赞扬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士兵,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堪称大唐军人的典范,五千安西士兵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这位陌刀将一生屡建奇功,

尤其在安史之乱的生死存亡中,为军前驱,率领陌刀队“如墙前进”,所向披靡,一手扶起了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

李嗣业是京兆高陵(今天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身长七尺,也就是2.1米,膂力绝众,天生就是练武的好胚子,在盛唐崇尚军功的氛围下,从军入伍、建功边塞,成为他顺理成章的选择。年轻的李嗣业每次战役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很快升为昭武校尉,

天宝初年,应募安西,在西域为大唐效力。当时,军中推广陌刀(一种长柄两刃刀),这简直是为李嗣业准备的兵器,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赫赫有名的陌刀将。

天宝六年,李嗣业跟随当时的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出征小勃律国,在唐军的必经之地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吐蕃军队依山旁水,修筑工事,严阵以待。

高仙芝任命李嗣业和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下了一道命令,“中午以前必须攻占连云堡,不然都得死”。战斗开始了,李嗣业身先士卒,从最险峻的地方爬上山头,

陌刀挥舞,敌人鬼哭狼嚎,死尸遍(www.biquwu.cn)地,掉下悬崖、淹死水中的有十之七八,唐军一举拿下了连云堡。然后乘胜前进,直捣小勃律国,

俘虏了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唐军夺回了克什米尔以西和以北的军事霸权,“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回军之后,李嗣业因功升为疏勒(今喀什地区,疏勒镇是安西四镇中最靠西边的一个军镇)镇守使,捍卫着大唐帝国的边疆地区。

大唐的将领真是如群星一般璀璨夺目,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段非凡的战史.

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李卫公南平萧銑、辅公佑,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绝对是大唐武功第一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