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大梁帝国】(2 / 2)

又是坐着火箭升迁上去的,柳璨常常因为资历较浅而被其他大臣排斥。后来他希望借助朱温的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投入朱温门下。

905年。有占卜师建议朱温进行一次屠杀以避免天灾。柳璨乘机把排斥自己的三十多位大臣列成名单呈献,朱温于是把他们全部处死了。

后来,此事被视为冤狱,朱温知道后很不高兴。

遵循先例固然名正言顺,但这只是对读书人而言的,对于朱温这样着急着当皇帝的大老粗来说显然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这时正好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诬告蒋玄晖和柳璨,说他们平日忠于唐朝,这样做是故意拖沓,不想让朱温当皇帝。

于是朱温在十二月十三日以此为借口斩杀蒋玄晖,并追削蒋玄晖为凶逆百姓,在城门外焚尸扬灰。

王、赵二人又诬告何太后和蒋玄晖有染,于是,十二月二十五日,朱温在积善宫杀死太后,敕追废太后为庶人。

随后柳璨亦被送往刑场斩首,临刑时大叫:“负国贼柳璨,死宜矣!”

906年十二月,晋军、燕军同时攻打潞州。

昭义军节度使丁会本来就因朱温杀了唐昭宗而耿耿于怀,这时索性趁机投降了李克用。丁会的背叛使朱温威望大减,

他深怕因此会产生连锁反应,使其他节度使也产生叛离之心。这时,朱温因病入驻魏博,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对此头疼不已,

一来担心朱温久住魏博,开支巨大,难以负担,二来害怕朱温哪天不高兴了顺手把自己给灭了。

于是就对朱温说:“现在四方举兵造反都是假借要扶持唐室的名义,大王不如早早把唐室灭了,好让他们都死了这条心。”

朱温虽然没有答应,但是心里却深以为是,于是带病匆匆返回大梁。

于是,由朱温一手策划,经过唐昭宣帝数次死活非要把帝位禅让给朱温,朱温数次死活不予接受的闹剧后,天祐四年(907年)四月,

朱温在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同时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废 17 岁的昭宣帝为济阴王,并将其迁往曹州济阴予以囚禁。

而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令朱温很不高兴的事情。当有司在前殿准备大礼时,朱温的大哥朱全昱看到了,

便对朱温说:“朱三,你真的能当天子吗?”大典以后,朱温在宫中设宴,与朱全昱饮酒赌博,正喝得高兴的时候,

朱全昱取骰子甩到盆里,喊朱温说:“朱三,你本是砀山一个普通百姓,天子让你当四镇节度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你灭他唐家三百年社稷,我看你将来定会灭族。这还用赌博吗?”朱温不高兴的罢宴而去。朱全昱也不愿久居京城,常常回到砀山故乡居住。

改朝换代之际,总有一些忠于先朝,而耻事新朝的人。这里面既有文臣武将,也有普通百姓,既有外人,也有皇帝的至亲。这些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也继续发生着。

一千多年后。洪宪皇帝袁世凯称帝时,恰逢他堂妹袁书贞50岁整寿,于是老袁命长子袁克定带着厚礼去山东祝寿。当时袁克定正忙于帝制,转托五弟袁克权代往。

袁书贞听说京城老袁家来送寿礼,闭门拒绝接待,让人传话说:“我娘家无兄,也无内侄。”满心欢喜去吃寿面的袁克权碰了一鼻子灰,

郁闷至极,回到京城将原话据实禀告,袁世凯父子也感到纳闷。百思不得其解。稍后,袁书贞给袁世凯写信一封,

上下款均无称呼,内容大意是:袁、张两姓(袁书贞嫁山东巡抚张汝梅之子为妻),世受清恩,你代清而为民国总统,

打出的旗号是民主。今日称帝,你又何以见隆裕太后于地下乎?虽云顺从民意,但是以我看来,你却是叛逆之臣。

我幼读诗书。稍知君臣大义,请自今日始,你为君主,我愿为前清遗妇。袁家老六袁世彤。是袁世凯生父袁保中的幺子。

听到袁世凯要称帝了,气冲冲地跑到京城说:“皇帝纵然做成了,兄也是清室逆臣,袁家的不肖子孙。”

见袁世凯不听其劝,袁老六和妹妹袁书贞在北京、天津的报纸上到处刊登声明:从此以后与袁皇帝断绝关系。回到老家后,

袁老六仍不罢休。罗列袁世凯罪状二十四款,印成传单四处散发,并扯起旗帜,大募军队,自任为讨袁军大统领,

时河南都督张镇芳得到情报,密电袁世凯请示如何处置。袁世凯哈哈大笑:“老六与我闹家庭革命了,无怪乎老张束手无策。”后袁世凯复电张镇芳,让其派兵勒令其解散,如敢违抗格杀勿论。张镇芳捧着袁世凯的手谕,让袁老六看了,

袁老六冷笑一声反问:“张都督将如何处置我呢?”过了几天,袁世彤率领所募军士数百人离开河南进入陕西,后为陕西都督陆建章所遣散。

现在朱温已经是皇帝了,既然一人已经得道,那全家差不多也可以升天了,

于是封兄长朱存昱为广王,子朱友文为博王,朱友珪为郢王,朱友璋为福王,朱友贞为均王,朱友徽为建王,侄朱友谅为衡王,朱友能为惠王,朱友诲为邵王。

改枢密院为崇政院,任太府卿敬翔为使,任命平卢军节度使韩建为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然后把死了的人也拉出来大封其封,

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皇高祖黯谥曰宣元,庙号肃祖,祖妣范氏谥曰宣僖;曾祖茂琳谥曰光献,庙号敬祖,祖妣杨氏谥曰光孝;祖信谥曰昭武,庙号宪祖,祖妣刘氏谥曰昭懿;考诚谥曰文穆,庙号烈祖,妣王氏谥曰文惠。

大梁建成了,但辖地仅为今天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

而且很多原唐朝的藩镇均不予以认可,仍沿用唐朝年号。这里面晋王李克用自不必说,一直视朱温为死对头。

蜀王王建也于同年称帝,建立蜀国。

李茂贞虽然没有称帝,但却做起了事实上的皇帝:开设岐王府,设置百官,以其所居为宫殿,其妻称皇后,各种仪仗都跟皇帝一样。

淮南杨渥也拒不承认。还有一些割据势力表示归顺,朱温遂晋封割据湖南的马殷为楚王,占据两浙的钱镠为吴越王,据有广东一带的刘隐为大彭王,占有福建的王审知为闽王。

并封河北三镇的镇州王镕为赵王,定州王处直为北平王,幽州的刘守光为燕王。但这些势力也只是名义上归顺了,实际上仍保持着割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