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何时东出?(2 / 2)

“何时可以东出?”

“半年。只需要半年的时间,臣的二十万大军可如臂似使,届时便可替陛下征伐天下。”

韩信脸上浮现出一丝凝重,“如若不胜,还请陛下斩臣之首级。”

.......

回到咸阳之后,于果并没有违背诺言,他亲自在朝堂上宣布册封韩信为大将军一事,让韩信这个一文不名的小卒,瞬间成为了咸阳城内风口浪尖的人物。

无数人都在好奇,韩信到底是谁?又为何得到了皇帝的青睐?

当然,如今的韩信自然没有时间去应对人们的好奇,他已经将全身心投入到了秦国二十万新军的训练工作之中,终日里都在忙碌不停。

虽然李信一开始也不了解韩信,但是他相信皇帝的眼光,并没有为难对方,再加上秦国已经实行了兵将分离,所有军队调动都需要经过枢密院,就算韩信想要做什么,光靠一个大将军的头衔并不会有什么用处。

于果再怎么欣赏韩信,再怎么明面上重用韩信,可是并不会将兵权交给对方,孰轻孰重他还是能分清。

与此同时,在回到咸阳后的几天里,织染监监正许阳亲自送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纸张已经试制成功,还带来了样品。

于果望着面前一卷有些暗黄的纸张时,顿时有些一愣,他伸手抚摸这张样品纸,只觉得纸面还是非常平整且柔软,还专门伸手拉扯了一番,并没有被轻易撕碎。

“不错,你们的进度比朕想象的都要快。”

于果心中明白,制作纸张的工艺并不复杂,关键是他们需要反复试制,还要采用大量不同的原料,在经过重重试制后,才能一步步改进工艺,而这些都需要用很多时间。

在原本历史上,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过早期的灞桥纸,只是这这种纸无法大规模制造,再加上不适宜进行写字,因此并没有被推广开,后来经历东汉蔡伦和汉末左伯的接连改造下,纸张才开始逐渐成为书写材料。不过当时纸与缣帛和简牍并用,纸还不足以完全取代后者。

一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造纸工艺已经得到了突破,可以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纸,由此才开始逐渐淘汰笨重的简牍和昂贵的丝帛。

于果深知纸张在这个时代的意义,能够在他的指点下将纸张造出来,说明这个苏阳还真是一个人才!

“朕决定单独成立造纸监,由你去担任第一任监正,不过你不可自满,目前这些纸张还不能满足朕的要求,你得想办法将纸张变得更加坚韧,更白一些......必须要能满足书写的要求......干得好了,朕可以封你为侯!”

苏阳顿时一愣,他着实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织染监监正位子都还没坐热,就立马换了岗位.......不过有了封侯的大饼,这一切自然都是值得的。

“是,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重托......”

就在苏阳退下去之后,于果当即便派人将丞相子婴、治粟内史赵孟以及新任内史韩谈等人请了过来。

目的便是为了推广小麦的种植以及麦粉的制作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更新,第四十一章 何时东出?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