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旧案颇多(1 / 2)

 大理寺,神僧?!

黛玉茫然。

曹谕听她沉默,了然:“想必郡主幼年便离开京城,这些旧事,便无从得知了。”

遂正襟危坐,细细解释,“智通禅师俗家姓段,乃是进士出身。

“他自幼便喜看人断案,因此守选之时,便频频上书,愿为县尉,专司讼案。

“后来果如他愿。连迁三县,均为县尉。端的是断案如神,万民称颂。

“太上啧啧称奇,便把他调进大理寺,任了推官。

“大理寺原是复核天下案宗的地方,同时也有许多悬而未决的旧案堆积其中。

“段推官到任七个月,大理寺的旧案便了结了一半。

“而且,他断案有一个神奇之处。

“他并不用看多少证据,只要把原告被告证人们的供词都看一遍,便能把案情猜个八成。

“再加上一二物证。接下来只要把几方人物都凑齐,他就能把案子问个清楚明白。

“可惜,他心里只有案子,根本不懂什么叫审时度势。一来二去,便查到了当时的废太子妃娘家头上,哦,也就是东平郡王家里。

“原本,先废太子与他这位岳丈极少来往。可那一次,先废太子一听有案子跟东平王有关,立时便恼了。

“听得说,太子鼓动了一班东宫僚属,加上与东平王旧交甚笃的若干老臣,连着挑了大理寺案件小半个月的错儿。

“段推官只是痴迷解案,却不是傻子。这时明白过来,愈发恼怒,便更卖力地接着往下查。

“然而此时,太上却宣了他进宫,请他吃了顿饭。吃完了,却告诉他是东平郡王从东海边弄来的食材。

“段推官立时便明白了太上的意思。但这一来,他恼了,也寒了心,回到大理寺,连夜将所有案宗归档。

“接着,便直奔城中的大慈恩寺,落发出家,领了法号智通。挂冠封印,扬长而去。

“当时陛下还赶去拦他,谁知一直追到码头,也没追上。

“陛下自是惜才如命,听说当即回宫去跟先废太子大吵了一架。太上出面安抚都没用。

“因他法号竟是智字辈,大家好奇去问。

“大慈恩寺的住持方丈便说,此人绝顶聪明、悟性极高,自己不敢为师。是以代师收徒,排行乃是自己的小师弟。ŴŴŴ.biQuPai.coM

“段推官刚辞官出游时,大约愤懑满胸。挂单时还会指点当地寺里僧众一二。

“后来有一二年间,天下僧众流传一种说法:宁跪佛祖,莫遇师叔!

“皆是因为任何私密事,都逃不过师叔法眼!

“这师叔,便是指智通大师了。”

曹谕说完,端起茶碗一口气喝尽。

黛玉听得心驰神往,半晌才忽然低声道:“想必那个案子,并不是查到了东平郡王头上。而是查到了先废太子妃的陪嫁。

“智通大师以为是东平郡王府的人犯了事,自然孤身奋战,紧抓不放。

“可这案子,若是先废太子借着东府的人手办的呢?”

曹谕一惊,失声道:“郡主听说过这个案子?”

黛玉摇头:“不曾。”

曹谕定了定神,方叹了口气,低声道:“京里后来,影影绰绰的,各家都有这个疑惑。

“毕竟若是东王犯了案子,以太上的脾气,再怎么,也该遣人训斥才是。

“可那件事后,太上对东王一字未发。倒是太子,频频进宫讨好太上。

“后来先废太子妃出面,说那案子就是自家奴仆做下的,还让对方投案自首。又跪请太上召智通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