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粮食短缺(1 / 2)

 如今江左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安置好城内外的一切灾民。

江左需要人手,而且是要给整个邺城换血。

邺城内所有官员,江左都无法信任。

但他此刻身边,就只有几个从安定县带来的亲信。

千骑司又大多为武官,不善于行政。

想到这里,江左只能求助于一人。

当朝女帝。

只有她才能派遣更多人手,过来协助江左办事。

“真是个苦差事。”

江左心中无奈。

回到千骑司所安排的住处后,江左立马提笔。

“冀州府灾情比微臣想得更为严重,其中邺城灾民便有数万人。邺城官员贪赃枉法,官商勾结,其中牵扯大量人物,包括富可敌国的江南世家,据微臣调查,江南李家、刘家,借机囤积居奇,大发横财,若不加以阻止,必成大患。望陛下信任,派遣百人的官员,前来协助微臣赈灾……”

江左停下笔,命千骑司火速将此奏折送回京城。

送出信件后,江左立即命令千骑司接管邺城衙门,成立“冀州赈灾办事处”。

当务之急,唯有赈灾。

而赈灾的重中之重,便是粮食。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粮食,价格巨高,江左不可能从邺城购买粮食。

而如果强征商人的粮食,必然会引起大量不满,甚至会导致动乱。

邺城内,官商勾结,各方势力根深蒂固,并非江左如今能够应对的。

不过庆幸的是,当初江左在安定县一带实行的赈灾策略,如今也能同样在邺城实行。

很快,江左命人在城外的空地上,架起数十口大锅,搬运出邺城中剩余官粮,分发给饥饿的灾民。

“开饭了!”

“有饭吃了!”

灾民欢呼雀跃,如获新生。

“不要急,一个一个排队,谁不遵守纪律,就没饭吃。”

有千骑司在场维持秩序,江左很是放心。

灾民吃饱后,江左再次实行“以工代赈”的政策。

无论男女,只要有力气干活,就能获得官府发放的粮食。

邺城内外,有大量劳动力。

借助这些人,江左命人搭建临时住所,设立免费医疗处。

冀州府的大夫不够,便从大燕各地增派人手。

这灾民每天生活的环境如此恶劣,不少人已患上各种病痛。

不足两日,简易的住处以及医馆便搭建完成。

与此同时,从代州运来的白面,大米,以及各类粮食,都已经抵达邺城,运进粮仓之中。

总之,大燕各地有剩余粮食的州县,都已经被江左派人前去收购。

现在剩余的粮食,还能够撑几天,但依旧短缺,等到朝廷赈灾粮到来,粮食供应便会稳定下来。

如今的邺城,相比前几天,显然有了几分生机。

而在暗处,有些人正在蠢蠢欲动。

第三日。

江左刚醒来时,便听到郭师爷急忙忙地找来。

“什么事?”

江左伸了伸懒腰。

郭师爷面色着急,汇报道:“大人,朝廷的赈灾粮这几天是运不过来了。”

“啊?为什么?”江左疑惑。

郭师爷解释道:“因为前些日子的大暴雨,关中到冀州中间的一条官道被泥石所阻挡,粮食没法从官道运来,只能绕远路前来,可能要半个月左右。”

“半个月这么久?”

江左不禁眉头紧皱。

从各地运来的粮食,显然不能撑过半个月。

因为不仅仅是邺城一处受灾,冀州、豫州各地的灾情,同样较为严重,故此朝廷所下拨的赈灾粮,并不能完全送到邺城。

现在邺城其实还有大量粮食存在,只不过全部被江南世家的奸商垄断在手。

而邺城的粮食价格极其之高,甚至逼得普通百姓都要前往领取赈灾粮。

吃饭的嘴巴变多,粮食消耗极快。

再这么下去,江左就只能向那些奸商购买高价粮。

江左颇为烦扰,静静思考。

突然,他似乎想到什么,问道:“师爷,咱们安定县似乎还存有一些粮食,先前发放给代州的灾民,还剩下不少,把那些粮食都给运过来。”

“大人,你说的朝廷赈灾粮,还是江南上品粮?”郭师爷问道。ъiqugetv.net

“都运过来,给安定县百姓留一个月的量,其他全部运过来邺城。”

江左吩咐道,此计颇有破釜沉舟之意。

不论如何,他都要每个邺城百姓都吃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