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百官弹劾,江左危机(1 / 2)

 大殿外。

群臣毕至。

今日朝会,似乎有何大事,引得众臣子议论纷纷。

陛下还没驾到,臣子们便谈的兴起。

“你们有谁听说了冀州的事?”

“冀州?冀州又出什么事了,陛下不是刚派遣了镇北总巡抚吗?难道此人办事不利。”

“这个江左,到底是何来路?难不成是左相门下的人?”

臣子们个个别有用心,悄声讨论。

朝中的党争,他们都已经各自站队,完全忠诚于陛下的,仅有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里,大多还是因为屈服于女帝的威严下,不敢结党营私。

“谁知道呢,反正此人并不简单,很可能会是陛下的亲信,大家可要注意一些,不要得罪了。”

“李大人,你想多了。”

“林大人,此话何解?”

“呵呵,你就看看今天朝会吧。”

众人议论不休。

“皇上到!”

大太监高喊道。

群臣连忙就位。

“吾皇万岁万万岁!”

群臣跪拜。

“平身。”

女帝陈青云缓缓坐在龙椅上,那一对百媚丛生的眸子,却尽显威严。

她的到来,朝堂上顿时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女帝轻揉发疼的额头,实在不想应付这些麻烦的臣子。

朝堂中,十分安静。

脚步声都如此清晰。

“臣有事启奏。”

此时,右丞相吕骏突然站了出来。

陈青云皱了皱眉头。

“讲。”

吕骏取出奏折,朗声道:“豫州、冀州两地上百官员,联名弹劾镇北总巡抚江左。”

听到这话,陈青云忽地睁开双眸,眼里透露着一丝不安。

百官弹劾!

这在大燕史上,仅发生过两次。

而且当初被弹劾的,都是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官。

江左仅仅一个边疆小县令,前段时间才被调派为镇北总巡抚,位居四品,何德何能让如此之多官员联名弹劾。

而且令人意外的是,此封弹劾书,还是身为右丞相的吕骏,亲自上奏给皇上。

这事绝不简单!

臣子们惊讶之余,心里更是好奇万分。

这些臣子先前多有猜测,认为江左是左丞相魏宏手下的人,那今日吕骏呈上百官弹劾的奏折,难不成是有意打压左丞相的势力。

百官弹劾,可不是什么小事。

通常来说,被弹劾的对象,都是贪污腐败之人,又或是意欲谋反者。

江左?

陈青云虽并无完全了解此人,但经过安定县的相处,以及通信数十封,对其早有些较为复杂的感情。

更何况,江左在冀州府赈灾才方见成效,现在竟然被百官弹劾,如此下去,怎么能让赈灾顺利下去,成为陈青云要考虑的事。

“为何弹劾江左?”

陈青云冷声询问道。

老丞相道:“启禀皇上,这弹劾书上写道,江左此人曾任安定县令时,贪赃枉法,与豫州黄家官商勾结,鱼肉百姓,罪证确凿!”

陈青云早已知道,江左虽然贪心,但他从未贪污过百姓的钱。

之前在安定县时,便已经审讯过江左,而且早就查清楚,江左从未贪过一笔钱。

现在百官上书,控诉江左,还是同样的罪行。

天底下谁不知道,当今圣上爱民如子,最痛恨贪腐之辈。

且不说几年前的“空印案”,就拿前不久的“豫州案”来说,撤下了多少官员,杀掉了多少贪官,就连江南世家中的黄家,也未能幸免。

这些官员质控江左与黄家有勾当,还真是找对点。

江左还是安定县令时,便经常与黄家进行生意往来。

但这些生意,都是正当买卖,完全没有任何暗箱交易。

要是革除江左镇北总巡抚的官职,冀州府赈灾一事,陈青云便无人可用。

最重要的是,江左的镇北总巡抚,是女帝陈青云亲自指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