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秋收大家都很忙(2 / 2)

此时的热度和光照把最后的营养都聚焦到了麦粒上。</p>

拖拉机拖着割晒机在麦田里走过。</p>

一趟趟的小麦被放倒。</p>

倒在麦茬儿上的麦秆和麦穗在阳光的照射下,迅速的蒸发着水分。</p>

麦粒也跟着催熟。</p>

也就几天的功夫,大片的小麦被割倒。</p>

跟着就是牵引拾禾脱粒机上场了。</p>

它把倒地的麦子都捡起来,送进肚子里脱粒。</p>

这是现今国产的收割脱粒设备。</p>

收割和脱粒是分开的。</p>

当然也有国产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p>

这种机车从收割到脱粒一次性完成。</p>

只是碎粒率较高,很浪费粮食。</p>

如今农场的收获设备正处在过渡阶段。</p>

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收获设备就是牵引式割晒机和牵引式脱粒机,相互配合收获谷物。</p>

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我们国产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研制成功,农场用上了自己的收割机。</p>

可因为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一直受到诟病。</p>

进入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p>

进口的联合收割机逐渐的进入农场。</p>

这不,今年三队分到了一台进口联合收割机。</p>

驾驶员在农机科技术员的指导下,开着它奔驰在麦田里。</p>

龚连山坐在解放车的驾驶位上,盯着驶向地边的联合收割机,见它停稳了,才发动车子靠了过去。</p>

这进口的机器就是好用。</p>

不但马力大,效率高,碎粒也少。</p>

联合收割机顶上的黄色预警灯闪烁着,绞笼缓缓的打开,伸进了解放车的后箱。</p>

哗哗哗。</p>

麦粒从绞笼里倾泻而下。</p>

金黄的麦粒散发着清香,让人陶醉。</p>

韩忠珍、吴长顺都爬上了大解放的后箱,抓了把麦粒看看,闻了闻,又拿出一颗放进嘴里嚼着。</p>

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p>

“老吴啊,不错啊!这粮食碎的不多!”</p>

“是啊,确实比咱们自己的机器强。”</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