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军魂(2 / 2)

灭明 蓝盔十九 7727 字 2019-06-25

其余的一万五千辽兵,强制退役,解甲归田,官府发给耕地、农具、耕牛等,军方协助他们建造房屋。

最后是锦州府的驻军。

李信的第三营驻扎锦州、广宁和义县,护卫着整个锦州,山海关的陈永福部、宁远的唐通部,都受第三营节制。

李自成特别叮嘱李信,天命军很快便要南下长江,一统华夏,第三营的目标,是镇守边墙之内的锦州、宁远,尽量不要开展大的的军事行动,避免过度刺激鞑子。

这边的事情安置好了,李自成在广宁休息了一日,又召见了洪承畴、左懋泰,让他们按照华夏国的律法,按照十五税一的标准,向百姓征收税粮,减少粮食运输的压力。

所有的税粮不必押送京师,就地做为第三营将士的军粮,只要留下相关的账目即可。

太阳刚刚出山,草尖上晶莹的露珠,反射出夺目的光华。

李自成告别送行的文武,带着亲兵和第一营的骑兵,踏上返京的路程,行不过十余里,他忽地发现,吴三桂心不在焉,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他不用多想,已经明白了吴三桂的心思,便催动战马,行至吴三桂的身边,“吴将军一向以战马为伍,不知道骑术如何?”

“这……”吴三桂一时不明白李自成的意思,不禁愣住了。

“朕也是马上出生的皇帝,”李自成笑道:“来,咱们试试马力!”

“马力?”

“莫非吴将军不敢?”李自成大笑,不等吴三桂回话,一鞭抽在黄鬃马的马臀上,双腿夹住马腹,已是扬长而去。

吴三桂顿时明白了,他正心中着恼,便也抽了一鞭,将马速加到最大,向前面的李自成追逐过去。

亲兵们不明所以,但皇上纵马狂奔,他们只得催动战马,紧紧跟在后面。

后面第一营的骑兵,则是跟在李自成亲兵的身后,刘云水心中跟明镜似的,他知道吴三桂的心思,却不知道皇上为何要与吴三桂赛马。

一口气疾驶了数十里,李自成累得满头大汗,这才放缓马速,看了眼身后的吴三桂,笑道:“痛快,很久没有纵马奔驰了,这种感觉,绝非步兵所能体味的,难怪游牧部落不愿放弃游牧的生活方式,哪怕日子过得再苦!”

“吁……”吴三桂一拉缰绳,也是放缓马速,恰好在李自成的侧后方,心中却是奇怪,“皇上……”

李自成没有回答,却是抬起头,看看太阳的位置,隧道:“已经是日中了,我们休息休息,顺便补充些干粮、清水!”

士兵们纷纷下马,各自就着清水啃着干粮,也让战马休息片刻。

李自成见吴三桂独自坐在一块石头上喝着清水,遂靠了过去,与他并肩坐了,“吴将军是舍不得属下的士兵?”

“小人……小人不敢……”

“不敢?倒也没错,”李自成喝了口清水,道:“吴将军为何舍不得属下的士兵?”

吴三桂暗中咬了咬牙,道:“小人属下的这些士兵,都是小人亲手操训的,便是面对鞑子的骑兵,他们也不会含糊……让他们解甲归田,小人实在舍不得……”

“一支军队的军魂,不是来自士兵,而是取决于统兵的将军!”李自成看着不远处的医巫闾山,淡然道:“就像这山的雄姿,不是因为山上的树木,而是来源于山的本身。”

“皇上……”

李自成差不多已经吃饱了,便将残余的干粮和水袋递给何小米,起身拍拍吴三桂的肩膀,道:“只要吴将军的马术不减,总有驰骋疆场的机会!”

…………………………………………………………………………

多尔衮回到盛京,后军的士兵已经告诉他,镶白旗在宁远城下全军覆没,连多铎都的脑袋都被挂在宁远的城头……

多尔衮将吴三桂、汉军旗、天命军、华夏国挨个骂了一遍,但谩骂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现实问题。

多铎死了,镶白旗不能倒下。

阿济格有勇无谋,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旗主,但却是值得信任的人……

多尔衮思索良久,决定让阿济格接任镶白旗旗主,尽快抽调壮丁,恢复镶白旗的战斗力;汉军旗战场反水,让多尔衮心有余悸,暂时不用组建,等等再说。

蒙古八旗势必要恢复,他们是大清国最忠实、最可靠的盟友,但重新组建蒙古八旗,需要蒙古的勇士,没办法,多尔衮将这件事交给济尔哈朗,让他首先从临近的蒙古科尔沁部招募壮丁,先恢复两三旗,然后再去向漠南、漠北的蒙古各部招募壮丁。

因为图尔格在漠南蒙古人心中又很高的威望,他派图尔格带着顺治的旨意,先去漠南蒙古传旨,做好必要的准备,等济尔哈朗一到,再行组建蒙古八旗。

多铎战场捐躯,长子珠兰才九岁,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他的家人大清国不能不管。

多尔衮与阿济格商量,将多铎的福晋们和家产平分了分了,孩子都随母亲,分别归入英亲王府和睿亲王府。

多尔衮自己虽然妻妾众多,但子嗣却是艰难,到目前为止,尚无男丁,只有一个女儿东莪,他便存了一份心思。

在分配多铎妻妾子女的侍候,他硬是要了多铎的第五子、年仅两岁多尔博,万一将来生不出儿子,便让多尔博继承爵位,为睿亲王府延续香火。

多尔衮之所以看中多尔博,并非因为多尔衮可爱、睿智,一个两岁的孩童,现在能看出什么?

他是看中多尔博生母达哲的身份。

大清国现在的后宫,地位最尊贵的,便是哲哲和布木布泰这姑侄两,哲哲原本是皇太极的皇后,顺治继位后,被敕封为孝端文太后,顺治也称之为母后皇太后;而布木布泰是皇太极的庄妃、顺治的生母,此时被敕封为孝庄文太后,与哲哲并尊。

达哲与孝端文太后哲哲同母,可以说是孝端文太后的亲妹妹、孝庄文太后的另一个姑姑;但孝端文太后哲哲的生母札日固齐,在丈夫莽古斯死后,嫁给了孙子索诺木,然后生下了达哲,所以,从父系来算,达哲应该是哲哲的侄孙女、布木布泰的侄女。

游牧民族的不重女子的辈分,达哲与哲哲、布木布泰的的关系有点乱,但她们毕竟有血缘关系,血浓于水。

多尔衮就是看中达哲与哲哲、布木布泰的关系,如果得到她们的支持,先让达哲和儿子多尔博进入府中,将来继承睿亲王的爵位,阻力可能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