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豪格西征四(2 / 2)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4642 字 2019-07-29

对于不做事的人来说,看真正做事的人做事,都是简单的。

济尔哈朗之所以向多尔衮退让,并非是多尔衮权势压过了他。而是为大局着想。

顺治年幼根本主持不了,现在如此复杂的情况。而豪格倒是有辅政之心。但是让济尔哈朗来选。他宁可去让多尔衮来担当大局,也不愿意让豪格来。

无他,豪格能力不足,否则当时黄台吉去世之后,豪格只要能完全接收黄台吉的遗产,多尔衮未必能征得过他。

当时豪格与多尔衮相争,代善这些长辈,只想折中,而不是支撑豪格,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看顺治之所以能登基的前提,代善提出必须是黄台吉的血脉,但可以不是豪格。

前一句说明,黄台吉秉政数十年,巩固了后金的江山,完善了清廷的体制,支持者很多。但是豪格却不能将这些人整合起来。

豪格不如多尔衮已经显而易见了。

济尔哈朗也不与豪格争论这些,说道:“多尔衮势大,此刻不是与他交锋的时候,大清洪业为重。等陛下成年,再与多尔衮计较不迟,且让他一头。”

豪格冷笑一声,说道:“王叔,你以为多尔衮扫平天下之后,只会安心做一个摄政王吗?”

“这----”济尔哈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多尔衮会安心如此吗?济尔哈朗也不能为多尔衮打包票。说到底,清廷面临得是黄台吉死后,权力中心空缺的问题。

于济尔哈朗等宗室亲王来说,多尔衮掌权与豪格掌权都是次要的解决方案。都是代替方案,多尔衮在这个位置上坐久了,会起别的心思。那么豪格就不会了?

对很多在顺治身上下注的王公大臣来说,豪格可能比多尔衮更危险。

“王叔的意思我知道了。”豪格说道:“今后我领兵在外,王叔在中枢坐镇,切切不可让多尔衮随意枉为。等我大胜回来之后,定然要让多尔衮好看。”

济尔哈朗看着豪格,叹息一声,说道:“好吧,你放心,有你王叔在,后方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放心的去打仗吧。”

豪格说道:“谢过王叔了,此去四川,不杀张献忠,我就不回军了。”

豪格看着下面,大队人马从城门洞中走的差不多了,也就下了城楼,翻身上马。在卫队的护卫之下,加入出城的行列之中。

随即融入滚滚人流消失不见了。

济尔哈朗看着豪格远去的背影,暗暗摇头,心中想到:“豪格毕竟年轻?只是没有想到太宗皇帝一世英明,长子却是如此。要不然以太宗皇帝之能,安能有如此局面?”

但凡豪格能撑得起场面,黄台吉就会给他安排好了,就是黄台吉在心中否定豪格的能力,才会在仓促去世之后,形成了权力真空。

“我早该知道的。有些事情是不能指望豪格。”

正行军的队列之中,一个大汉身穿三重重甲,行动之间,轻如无物。满脸胡须,将整个脸都遮住大半。说话声如洪钟,即便放低声音,但也如寻常大声说话。说道:“王爷,刚刚郑亲王说些什么?”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鳌拜。

鳌拜乃至鳌拜的家族,都是黄台吉的死忠,鳌拜与图赖同一个祖父。费英东。而鳌拜的父亲卫齐,黄台吉每一次出征,都被委任看守盛京八门。

可见黄台吉倚重之深。

卫齐死后,鳌拜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效忠黄台吉的子嗣,顺治还小,自然在豪格麾下听用。

豪格对他也很是信任。也知道鳌拜正当壮年,而今三十多岁。是一员猛将。

豪格冷笑一声,说道:“郑亲王已经老了。早已没有勇气了,除掉多尔衮之事,还得让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