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会战之决战时刻四(2 / 2)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4583 字 2019-10-17

这样军队,如何能打了,那从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曹宗瑜的南阳营厉害吗?厉害。毕竟是曹宗瑜一手训练出来的,与临颍营的训练相差不大,与临颍营的待遇也相差不大。

许都的南塘营也很厉害,至于李定国麾下的也有王牌军队,但是临颍营却有傲气,说夏军第一强军,就是临颍营。

阿济格麾下精锐,自然也是很厉害的。但想要冲去临颍营军阵,却还欠了火候。不,欠了很多火候。

寻常夏军的火力,如何能与临颍营相比。

阿济格以寻常夏军的火力来估计临颍营,不吃亏,吃什么?

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先是一顿火箭猛砸,距离比较近的时候,就是夏军的佛郎机炮,临颍炮,纷纷开火。再近一点,就是所有的火铳齐射。这样之后,才有两军交锋的可能。

其实阿济格应该庆幸,庆幸红夷大炮重,行动不便,否则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临颍营炮兵队,用红夷大炮轰击他们。

即便如此,清军吃了这么多的亏,死了好些人,硬生生的冲进了夏军军阵之中,但是面对临颍营士卒,清军在肉搏的时候,也不省心,首先,临颍营都是老卒,作战经验丰富。一般都有数年作战经历,打过不少仗,没有一个新兵。

在肉搏作战之上,夏军的盔甲也相当好,有一些下级军官都有板甲。对,就是板甲。

虽然样式很简陋,就好像是身前挂了一块大铁板一样。但也比寻常盔甲轻便结实一点。这种板甲,也是张轩知道郑成功在南京城下大规模使用板甲的时候,才想起了。

临时从广东调集工匠,在武昌建立制造局首先生产出来的东西。当然了临时建立起的制造局,所能生产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也只有这急就章的板甲了。

这也罢了。

临颍营士卒,还大量装备手铳。

这些手铳都是鸟铳的改型,不过是将鸟铳的枪管改短而已。虽然这样的做法,让这一型手铳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却能大规模生产了,以夏军生产数以百万计鸟铳的能力。生产这些手铳也是轻而易举的。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鸟铳杀人的时候,却是不含糊的。

夏军之中,唯一上下都装备火铳的军队,不过是骑兵,与临颍营,而两者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骑兵的火铳,是上面配发的,而临颍营的火铳大多是自己卖的。这自然是临颍营的待遇雄于全军的结果。

唯一可惜的是新式左轮火铳,燧发火铳,是卖不到,他们用的都是火绳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也就够了。

在肉搏的时候,忽然冒出手铳来,对清军来说,却是一个新课题了,很多清军猛将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清军之中,有很多敢打敢杀的下级将领,那种悍不畏死的劲头,横冲直撞的气势,未必逊色于鳌拜。

只不过是功名不显罢了。

只是而今,他惯用立功的手段,斩将夺旗的方法,却是没有什么用处了。

但是厮杀猛地的,临颍士卒有招架不住的,立即有十几把手铳对准了,一阵猛打。即便是再厉害的将领,顷刻成为了马蜂窝。死的不能再死了,还有什么作为?

而且夏军用的火器也不仅仅是手铳。还有手-榴弹。

这手-榴弹一样是点火的。在混战之中有些鸡肋了。很多时候都用不出来,不过在两方僵持下来的时候,却相当的好用,只需点燃,一扔,不用担心扔得近,只要扔进清军堆里,即便是距离近一点,也伤不到自己。

毕竟有这么多清军做肉盾。

不过,这仅仅是理想状态,很多时候都不是理想状态。有些士卒即便临死,也没有将身上的手-榴弹。而有些士卒用出去,不过是为了点燃之后,同归于尽而已。

双方早已杀红了眼,根本不会为对方留一丝余地,只有你死我活,再无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