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澎湖海战九(2 / 2)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2932 字 2019-12-04

并将施大瑄接入台江内海之中。

施大瑄的资历很老,当初跟着颜老大的时候,就有一点地位,否则也不会名列十八芝之一。

所以他一到,就联系起大员附近的汉人。一时间汉人土著所到着有万人之多。

本来这个时候,施琅要向郑成功请命,让各处派出援军最好不过了。

一来郑成功没有了踪迹。二来施琅也是有私心的,不想将这功劳让给郑成功。

以水师士卒为核心,带着当地百姓,附从的土著猛攻各处。

荷兰人分散的据点,一一告破。

最后只剩下了赤嵌城本。

赤嵌城乃是荷兰人经营的重地,坚固之极,即便是施琅以数十门大炮围攻,也攻之不克。

一连围攻了十几,终于传来消息,郑成功前来视察。

郑成功在海上漂泊了十几,才回到了福建。一回到了福建之后,就得到两个消息。

这两个消息,对郑成功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郑鸿逵病了,已经无力理事了。

这对郑成功来说在预料之中,毕竟郑鸿逵带伤出战,又经历这么一场暴风雨。伤势加重,也在清理之中,郑成功虽然伤心,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第二个消息,就在郑成功预料之外了。就是施琅夜闯鹿耳门,居然一举成功,攻入台江内海之中。随即横扫大员,包围了赤嵌城。

这个消息,让郑成功大大吃惊。

施琅真让郑成功刮目相看。

郑成功不是没有研究过如何攻大员,但是想来想去,还是要在鹿耳门下手。

原因无他,荷兰人兵力太少,就是一个极大的破绽。

但是他仅仅是想法,而施琅却将这一件事做成了。郑成功心中也生出几分才之心。

但是这分才之心,随即消散一空了。因为郑成功知道施琅再有才,也不是他的人了。

镜破难圆,覆水难收。

郑成功想将施琅再从朝廷那边争取回来,却是不可能了。

施琅虽然功名之心颇重,但却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在朝廷与郑氏之间,左右摇摆,决计是没有任何好下场的。

既然收拢不了,那么该打压就要打压了。

只是郑成功心中也难免细细反思,暗道:“这施琅是父亲的将,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郑成功在福建根本没有怎么修整,就带着万余步卒,越过海峡,来到大员。

施琅与施大瑄自然来迎接郑成功。

于是乎在码头之上,两侧兵马林立,旗帜招展。“末将施琅拜见国公。”

郑成功下船伊始,就看见了施琅,微微一笑,上前几步将施琅搀扶起来了。笑道:“施将军勇武,就是先父所知道,今之见,先父果然没有看错人。”

施琅心中如何腹诽不去说,但是面子上一点也不少,说道:“国公缪赞。”

施琅引郑成功来到赤嵌城下,还没有见到赤嵌城,郑成功首先看见的是长长壕沟。

这一道壕沟,能容两三人并行,很多地方,上面还铺着原木。

壕沟中间,还是有一些炮台,数十门大炮安置各处,遥遥的对着赤嵌城。

在壕沟后面,也有大大小小的营帐。就是施琅驻军所在。

郑成功细细看看,觉得施琅的部署也算是很严密。荷兰人是决计冲不出来的。

不过,最棘手的并非荷兰人是冲出来,而是如何攻破赤嵌城。

郑成功用千里镜细细看过,心中也觉得很是麻烦。

赤嵌城其实并不大,城墙并不高,但是却能防炮,在大炮轰击之下,岿然不动,再加上荷兰人火器犀利。

施琅并非没有试过攻城,但是攻了好几次,不过是尸横遍野的下场。死的多是大员当地壮丁。但也损失不起。

施琅也是想尽了办法,也没有将赤嵌城攻下来,只能放弃了。

留下这个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