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发行银元(2 / 2)

晚清崛起 老沈阳 2274 字 2019-11-20

北京,自从接到了唐炯的电报以后,皇宫里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原来是秘密进行的“政治联姻”行动,现在已经公开化了,孙毓汶由于最近有事不能来了,皇上把翁同和给提了上来,现在翁同和这位赐婚正使和叶山那位副使两人天天都在作准备工作,太后和皇上赐的东西,要分门别类进行装箱,公主的东西也要准备齐全,公主的仪仗也要准备好等。♀<a href="http:///book/12416.shtml">当帝王穿成流氓</a>”他只好是两方面同时兼顾,先是走旱路展示公主的仪仗,出北京走河间府、济南府、徐州府、南京、上海,然后从海上乘坐军舰和轮船直达防城。

这真是脱裤子放屁——找费事啊,那位翁师父以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人们对他的攻击了,不想人们对他的决定是更加不满意。路线确定以后,送亲的大部队终于出发了。

京城里的老百姓们,这年头可轻易看不到皇家嫁女的盛况的,大街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只见最前面是两匹蒙古战马,马上的骑兵打着红旗上面书写着:“钦命送亲正使翁”。再后面则是大队的护卫士兵,后面是身穿黄马褂的大内侍卫们,在大内侍卫的当中先是一乘八抬大轿,上面端坐着那位送亲使——户部尚书翁同和,后面的轿子上坐的是叶山,-再后面则又是一乘八抬大轿,当中就是那位公主和她的那两个丫头了。

轿子的后面是几十位头上戴顶子的各级官员,再后面则是那些护卫们,还有送嫁妆的队列,再加上还有许多的朝中的官员们,他们也要给李振华送礼物的,整个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排了二、三里路长,这个队伍大约要有三千多人。没办法谁让中国人多呢。要说实际上也用不了这么多人的,但是太后说了一定要讲排场,翁师父心领神会,那就是不能让李振华看不起朝庭,他立刻就按太后的意思办,一定要让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让谁也挑不了毛病出来。

混在人群中看热闹的情报人员,马上把这个情况通报给了防城那里。接到消息的李振华不由得哭笑不得,不就是送个亲吗至于这样大闹吗?干这些没用的事,就是有钱,当办正事的时候也就没银子了,李振华立刻通知下面,派出一条货船负责接人和一切物品,另外再派出一艘军舰护航,当时就有人说了,一条船是不够的,最少也得三条船啊,李振华说道:“这一条船还是挤出来的,咱们没有那么多的船,装不下就让他们回去。”

对此行为大为不满的人很多,其中最反感的那就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了,本来他们要是在天津上船,那自己可以就近安排一些礼物就行了,但是翁师父如此安排,自己只好让人把礼物千里迢迢地送到了上海,再让上海的人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