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这几年票房变化明显,在1992年之前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992年国内电影更是达到了32亿总票房的高度,在当时票价仅2元的情况下,说是掀起了观影狂潮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从1993年开始,电影票房开始下滑,变成了28亿。1994年进一步恶化,因为引进的好莱坞大片的冲击,票房被大量分成带走,1995年票房收入已经跌破10亿元。此后票房收入一减再减,以1998年为例,国内总票房14亿,美国影片却分账走了7.85亿元。1999年电影票房收入只有8.1亿元,观众人次不足3亿,观众流失上百倍,票房收入一减再减,致使不少放映单位难以为继,一些影院改做他用赚钱,以支付职工工资福利。
后来2002年中国加入wto,国内电影市场才开始回暖,达到了11亿。此后一路攀升,在2008年票房总收入达到了43亿,其中国产影片28亿,外国影片分成15亿。总算恢复到了1993年的水平。
可以说,从1994-2008这十五年间,是大陆电影票房受冲击最严重,市场最黑暗的十五年。
但是熬过这黑暗十五年之后,从2008年的43亿元总票房,仅仅10年时间,在2018年就达到了600亿总票房的新高!而电影屏幕数也首次超过4万块,超过了美国与加拿大的屏幕综合,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国内也实现了45家院线联盟的状况。
院线主要分两种模式:以万达院线为代表的自主建设模式、以大地院线为代表的签约加盟模式。国内其他43家院线基本都是套用上述两种模式。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影院全部直接兴建,品牌度高、管理统一,但属于重资产类型,对资本的依赖十分严重,换句话说,没钱玩不了;加盟模式虽然扩展快速,但收入结构单一,管理也难以有效统一。
陈卓还是比较倾向于万达模式,因为这种固定资产,其实是最保值的。就算影院不赚钱,但地皮还在一直升值啊!
当然,这个时代的屏幕已经不再是九十年代那种数千人的大荧屏了,而是变成了百人场的3dmax,或高清数字屏幕。每家电影院都差不多有八块荧屏左右。
以2018年的电影龙头万达院线为例,他拥有265座万达广场,电影院447家,屏幕3947块。之后就因为体积太过庞大,已经有点臃肿不堪,无法扩张了。加上银行贷款被卡,近期甚至有了变卖固定资产回笼资金的倾向。原因还是老王太作了,在马来西亚跟国家抢项目,在国内对干部甩脸子。以前这些事还被津津乐道的网上传播成老王装笔打脸的典范,现在被反打脸,自己成傻鼻了。小王也受到影响低调了很多,日子没以前好过了。
但他们凭借着265座万达广场、无数的万达楼盘这些固定硬资产,就算日子再不好过,也可以坚持好久。这就是固定硬资产的好处---保值!
所以,如果陈卓想要成为国内院线的龙头,那也至少要达到或超过万达的数目。所以,在陈卓的规划中到2018年底,自己至少要拥有500座龙腾广场,每座广场1家电影院,电影屏幕达到4000块。
陈卓决定利用1995年-2002年中国进入wto之前地价便宜的优势,在北、上、广、深、苏、杭、成、重等一线城市集中拿地。8年间按照每年20座龙腾广场的速度迅速拿地,或收购破产电影院。如果按照几年的平均价每座2000万人民币的投入,每年需要4亿投资。持续8年,投资32亿元,可以获得160座龙腾广场。
然后在2002-2008年地价上升迅速的时期,将目光转向各大省会等房价地价相对便宜的二线城市,在这7年间按照每年20座龙腾广场的速度拿地,如果按照几年的平均价每座5000万人民币的投入,每年需要10亿元投资。持续7年,投资70亿元,可以获得140座龙腾广场。
最后在2008-2018地价高昂的10年间,将目光集中到房价地价相对便宜的三线、四线城市,按照每年20座广场的速度拿地,如果按照几年的平均价每座2亿人民币的投入,每年需要40亿元投资。持续10年,投资400亿,获得200座龙腾广场。未来的电影市场,一线城市的白领观影人群,逐渐被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所压制,所以提前布局三四线城市非常有必要。
另外对前期投入的龙腾广场进行翻新建设,既然有万达一到四代广场的前车之鉴,完全可以吸取教训,避免走很多弯路。
如此一来,确保自己在2018年拥有500座龙腾广场,4000块电影屏幕,处于国内院线的龙头位置。
所以问题来了,如何确保自己每年能够赚到4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投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