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压力(2 / 2)

等到了夜里,王洪把所有拿冲锋枪的士兵集结起来。

可还不等他们做好进攻的准备,日军的大队援军就连夜赶到了。

看着对面一片片火把、手电筒,马蹄声声的样子,王洪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大队,不但有一片骑兵,还隐约看到有队山炮正在展开。

这仗没法打了,收容团有枪的士兵刚过一个营,最重的武器是10挺轻机枪,子弹又没多少,跟有炮兵、骑兵和大股日伪步兵交手,一点胜算都没有。

日军炮兵压制,骑兵冲锋,步兵跟在后面,对收容团来就,就是一场屠杀。

王洪庆幸张六少没让他死守承德,赶紧下了全体撤退的命令。

收容团飞快的退出了阵地,趁着夜色撒腿就穿城而过,向后方跑去。

尾队还没跑出承德,炮弹落地的爆炸声就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

承德城就这样丢给了日本人。

走出承德城不到三十里,天就亮了。

王洪估计日本人的飞机也快到了,望着蔚蓝又空旷的天空,正准备下达注意防空的命令,殿后的部队就跑了过来,向他报告,后面已经发现日军的骑兵。

王洪有些郁闷,日军的骑兵,可不会光在后面缀着不动手。

现在收容团已经是前线的孤军,距离接应部队的位置,还有近百里路,日军的飞机和骑兵配合,一天可以攻击两三次。天上飞机又炸又扫射的,骑兵再来几次冲锋,这个团铁定完了。

王洪的脑子急速的运转着,想找出一个能让全团脱身的办法。

加快速度,这没用。承德的马匹是很多,可收容团只有两百多匹战马。

进山?小股部队还成,一个团进山,那还不如在路上跑哪。

成团长跑了过来,他准备带两个连在这里打个阻击。

王洪止住了他。

收容团最强的两个连,是那投靠过来的伪军,就总把拿冲锋枪和机枪的人全留下来,也不能硬挡着日军天上地下的攻击。

他决定,自己带上两个排,在这一带山林还算密实的地方,给收容团争取大半天的时间。

这些都是老兵,人又不多,冲锋枪加快马,就在这一带转来转去,飞机也好,日伪军也好,拿他们没办法。

成团长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王洪真正的手下,他力争了半天由他来带队,可拧不过王洪。

王洪说:“上打飞机,下打骑兵,这种仗,我打过一次了,知道怎么打,你带好部队,注意防日本人的飞机”。

他说的可是实话,现在周围的士兵可没有上次跟他到前线的人在,唯一有经验的就是他。

成团长只好给王洪他们留下好马和子弹,挥挥手算是告别,回身催促着收容团加快行军。

三个内弟跟在王洪左右,一个个的倔强着不肯离开。

不管他们三个有什么想法,王洪也不好训人,只好把他们带在身边,提醒了两句:做事要靠脑子,作战哪,动作一定要快,要先保住命,再去杀敌。

心里却想着:回去就让他们南下吧,放在身边真是提心吊胆的。

------

每章一说:“很多人以为民国是传统武术的高峰,实际上民国是传统武术的末路”。这是昨天夜里书友群聊天中,一个朋友说的话。这话细思极恐,说开了,会有很多牌位烂掉。武术不是拜了个好师父,练几十年,能打几个过来学习的新人就是大师。谁上学没学过名著和公式?做一辈子饭的老掌厨谁家没一位?谁都敢说是大师?说民国的武术大师如何灿烂夺目,更多的是在维护武术团体的小利益,真正懂打能打的多是1900年前出道的老拳师,没几个。那些改为以拳为主的大师,最好的形容是‘职业玩家’。能体现民国武术水准的,是那些军阵上的大刀队,而不是民间的这些武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