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死的都是精英(2 / 2)

传媒巨舰 天真的竖瞳 3319 字 2020-01-14

对于奥斯卡,保罗·迪士尼心中虽然并没有看的非常重要,但正因为它带来的效应,他一点也没有忽视奥斯卡的意思,而在冲击奥斯卡奖项方面,保罗还有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韦恩斯坦兄弟和米拉麦克斯。

上一世的时候,韦恩斯坦就用实际的成功说明了他摸准了奥斯卡的脉络,冲奖的成功率极高。

因此在许多相关的好莱坞绯闻中,哈维·韦恩斯坦和许多好莱坞的女星都有着说不清楚的关系,甚至还有女星将对方的名字纹在了自己的身上,以此来取悦对方。

在保罗的规划中,米拉麦克的定位,就是为迪士尼想法获取奥斯卡小金人。

曾经的米拉麦克斯也因为冲奥的成功率极高,在好莱坞拥有了不低的地位,只是后来韦恩斯坦兄弟野心膨胀,不仅仅是专注于中小成本冲奥,同时也开始涉及大型商业制作,加上本身也渐渐地变得肆无忌惮,结果被迪士尼扫地出门。

而在这之后,哈维·韦恩斯坦渐渐地销声匿迹,而迪士尼接手米拉麦克斯之后,业绩也不断地下滑,最终不得不将之变卖。

因此对于哈维·韦恩斯坦,保罗不仅仅是要利用,同时也要时不时地敲打,这样才能够让他继续按照保罗的要求,在冲奥方面发挥他的长处。

而今年的奥斯卡的大热门,正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在拍摄完《侏罗纪公园》之后,斯皮尔伯格就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部电影中来了。

电影上映之后,就引发了巨大的反应,到现在为止,热度一直没有减弱,尤其是在奥斯卡冲奖前期,

这部描写犹太人在二战遭遇苦难的电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而在美国,犹太人的势力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尤其是好莱坞,尽管不如上一世网上传闻的一手遮天那么夸张,但同样是非常的惊人,曾经就有知名的一线导演,因为醉酒后大嘴巴,说了一些和犹太人不对付的言辞,导致不得不黯然离开好莱坞。

正因为如此,《辛德勒的名单》的声势丝毫没有被同样是在圣诞档上映的《玩具总动员》压下来,毕竟两者的类型本来就极大地不同,相信没有几个家长会带孩子去看《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声势让保罗想到了此时已经立项的大船,在影片拍出来之前,大船的事故同样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被许多的媒体称为史上最悲惨的海难事故。

不过在保罗看来,其中多少也因为死的都是那些精英阶层,毕竟当初能够成为大船乘客的人都是非富即贵,档次差一点都不可能成为乘客,大多都是当时西方的大贵族或者大资本家的成员。

即便是现在,这些家族大多还在欧美拥有广泛的影响力,现在许多家族的领导人,都是当初遇难成员的亲族,因此对大船事故,也屡屡被主流媒体提起。

实际上那个时代并不缺少奴隶贸易的船,即便是在路上因为条件极差,死掉的也不在少数,遇难的更是不少,人数还要更多,又有谁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