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观众反响(2 / 2)

传媒巨舰 天真的竖瞳 3980 字 2019-11-27

影片结束之后,调查问卷很快就被汇总回来,交给迪士尼公司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判断。

对于一个每天都要推出新作品的产业来说,准确把握住市场的脉动是极其重要的,而且电影行业存在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决定了电影发行公司必须收集大量数据并把分析结果运用到作品的营销中。

映前调研不只是关心观众对电影的兴趣水平,还要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不同的观众群所反馈的信息,以制定针对性的宣发方案。

许多电影,都是因为发行不行,平白的损失了大量的票房。

靠坐在宽敞的椅子上,汤姆看着调查问卷中大量的观众好评,还有调查员反应的,整部片子,许多观众都是在放映结束之后,才发现爆米花和可乐还没有喝的情形。

汤姆心中知道这部片子压不住了,保罗工作室的人就在旁边,如果他不做出合适的安排,这件事捅出去,大概率会引发罗伊·迪士尼的怒火。

他自然不会硬顶,那些人看到这些调查数据,他也可以解释。

最后的统计仍然有一些超出预料:

试映一共发放了365张观众问卷,收回361张,评价为a+的有305张,a的为24张,b+17张,c+以下15张。

作为内行人,在座的都知晓,这可以说是超高的观众口碑了,这个时候,大家明显对《生死时速》赋予了更多的信心。

与此同时,在酒店的宴会厅里,保罗正在与职业影评人随口聊着,都是如今报纸上耳熟能详的那些人。

例如《时代》的理查德·克里斯,《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以及大名鼎鼎的罗杰·艾伯特等等。

如今的八十年代,任何电影想要有一个好成绩,都少不了这群电影业寄生虫的摇旗呐喊。

他们来参加这个聚会,接受了迪士尼公司送出的礼物,除去来回的车旅费以及在酒店的住宿餐饮费用,迪士尼公司还根据影评人在业界的不同地位,准备了各自相应的礼物或者支票。

迪士尼总共为这群人开出了三十万美元的预算,接下来这些人自然要完成他们的工作,拿钱做事是最基本的规则,不管是电影人还是各大报社的编辑。

这些人写出的影评在发表前,都要传到迪士尼的宣传部门审阅,如果不经迪士尼同意就胡乱发表批评的声音,那会遭到迪士尼的封杀,很长时间内都不会享受到迪士尼极其合作伙伴旗下的电影的免票待遇。

这是影评界和电影界默认的规则,没有人会随意去打破,而且发行方也不会让他们发出那种恶心的好评,即使是抨击也可以接受,但前提是抨击的影评必须能引发观众对影片的兴趣。

从世界上第一个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成立的三十年代起,好莱坞与影评界之间就是看似对立的合作关系。

电影业需要影评人摇旗呐喊,影评人也需要趴伏在越庞大越好的电影业上吸血。

这一次迪士尼公司拿出来的宣发资源,比上一部的《决胜二十一点》要多许多,这是投资和电影的类型天然就决定的。

保罗曾经在上一世听说过,《终结者2》试映的那周里,负责发行的是二十世纪福克斯。

来到洛杉矶的罗杰·艾伯特要求每天都去马里布一家顶尖私人会所打高尔夫,二十世纪福克斯当然会满足他的要求,至于双方私下里还有没有其他内幕,上一世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保罗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