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卖棉花挣了钱,我觉得,我有必要改变一些东西。”林涛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端了起来,冲张宏远和祝文强遥举了一下,然后缓缓的喝了下去。
火辣的感觉从喉咙一直冲到了胃里,林涛放下杯子,喝了一口茶,压下了酒意,继续说道:“我看过一本书,讲农村的事情的。咱们华夏的农民,真的是太苦了。”
林涛所说的,是还没面世,但面世后不久就被禁止出版的一本调查报告。
那里所说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实际上真实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
一方面,农村里学习好的孩子,都考了出去,走到了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很少有回来种地的。而留在农村里的,则是学习不太好或家境不好的,接触外界信息原本就少。
城市为什么发展快?在城市为什么容易挣到钱?
不是城市里的人比农村的人聪明,而是信息交流快,机会多。
华夏的农村几千年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而这种稳定,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落后、封闭、固执的代名词。
接受的新鲜事物少,新的信息流通的慢,发展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连国内其他省份的人都知道西疆的红枣质量好、价格高,过来包地种枣,为什么同省内的北疆人就不清楚?
固然是因为西疆省地方大,但更重要的,还是信息不流通导致的。
林涛为什么要留下来?
他就是想改变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打破这种封闭。
不过林涛没那么大的名气,想要号召大家都跟着自己,那不现实。
怎么办?
自己做就是了。
只要挣到钱,那么大家肯定会跟着来。
农民几千年种地,在不用上交粮油后,实际上是心头无主的。不知道种什么值钱。
那么我就种值钱的!只要我种出来的东西能卖上钱,能发财,那么肯定会有人跟着来!
林涛搞合作社,其实就是这个念头了。
他没有那么伟大,所以他不会把苗子送给乡亲们去种。一来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这么干。二来真要送了,恐怕别人也不会珍惜。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一个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