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苗刘兵变(求订阅!)(2 / 2)

水浒逐鹿传 任鸟飞 5493 字 2019-07-01

威州刺史刘正彦虽是王渊所提拔的,可也不满王渊征召他的士兵,加上两人都不满王渊和宦官的作威作福,便在军中散播不满的情绪。

由于赵构处事不公,任人唯亲,有功不赏,不过不罚,苗傅和刘正彦散播的情绪,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苗傅与其幕僚王世修及王钧甫、张逵、马柔吉率领的“赤心军”议定,先杀了王渊,再除去宦官。

于是苗傅告知王渊临安县境有盗贼,希望王渊同意他出动部队去剿灭这些盗贼,免得他们策应即将到来的中军。

这时,康履的侍从得到密报,有一张疑似欲兵变造反的文书,上头有“统制官田押,统制官金押”的签名字眼——“田”就是“苗”,“金”就是“刘”的代号。

康履赶紧密报赵构。

赵构得知此事之后,大惊,要康履赶紧去找朱胜非来,并让康履通知王渊。

康履表示,苗傅等人近来聚集在天竺寺附近,现在终于知道了他们的企图,并告知王渊:苗、刘所谓“郊外有贼”是要借口让士兵出外。

于是王渊准备埋伏五百精兵在天竺寺外,尽捉苗傅和刘正彦等人。

可王渊千算万算,并没有算到,苗傅和刘正彦会提前动手。

苗傅和刘正彦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桥下埋伏兵士,等王渊退朝,一拥而上将其拖下马,然后宣称他交结宦官谋反,刘正彦亲手将其杀死。

随后,苗傅和刘正彦带人包围了康履的住处,大肆捕杀宦官。

将看到的宦官宰杀一空了之后,叛军挂著王渊的首级,率军进围皇宫,兵临城下。

这时,赵构也渐渐得到叛乱的消息。

可守卫宫门的宋军统制吴湛,和叛军私通,引导苗傅的手下进城,高喊“苗傅不负国,只为天下除害”。

杭州知州康允之,带着百官,请宋赵构到城楼上安定军民,否则无法制止叛乱。

赵构登上城楼,凭栏问苗傅带兵造反的原因。

苗傅见了赵构,仍然山呼下拜,随即厉声指责赵构说道:“陛下信任宦官,结交宦官就可以获得高位,汪伯彦、黄潜善昏庸误国尚未流放,王渊遇敌时不能有效抵抗,却因结交康履而得到枢密使的高位,我等立功不少,却只在偏远的郡县担任团练,现我等已诛杀了王渊,并捕杀了在外的宦官,请陛下再诛杀康履、蓝圭、曾择以谢三军。”

赵构答说:“若宦官有过错可将他们流放海岛,请将军们赶快回营。”

可叛军不依,非要赵构诛杀康履等宦官。

赵构无奈,只好用竹篮将康履垂吊下城交给叛军。

康履一下城,马上就遭到了叛军腰斩。

这时,苗傅和刘正彦也反应过来了,或者也可以说他们的幕僚告诉他们:“此事不能善了了,必须得逼陛下禅位,否则,咱们没办法收场。”

苗傅和刘正彦等人因此质问赵构:“陛下的帝位来路不正,以后如果二帝归来,将何以自处?”

苗傅和刘正彦等人又说:“因为陛下无德,中军才南下,陛下应该效仿上皇禅位谢罪,这样中军才有可能不再南下。”

赵构不想退位,因此,派朱胜非去与苗傅和刘正彦等人谈判,想让叛军换一个条件。

赵构如果不如此倒还好些。

赵构越是不舍其皇位,苗傅和刘正彦等人就越不能让赵构当这个皇帝,进而对他们进行清算。

因此,苗傅和刘正彦等人坚决让赵构禅位,将他的皇位禅让给他三岁(虚岁)的儿子赵旉。

赵构见禅位一事已经不能幸免,于是命令朱胜非向苗傅宣布让位的条件——一是要像对禅位的赵佶一样对待让位的赵构,供奉需丰厚;二是让位之后事情要听太后(潘贤妃)及即位的幼君处置;三是下诏完毕后所有部队必须回到营区;四是约束军士,不可抢掠纵火、骚扰百姓。

苗傅答应,赵构随即下诏逊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表示:自即位以来,大中欺凌大宋,都是因我赵构而来,我赵构不忍生灵涂炭,宣布退位,希望大中能就此休兵和好。

紧接着,赵构就前往显忠寺自固出入。

第二天,潘贤妃垂帘听政,大赦天下,任命苗傅为承宣使及御营都统制,任命刘正彦为观察使及御营副都统制,其他军士一律无罪,尊逊位的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并将显忠寺改名为睿圣宫,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余都编遣解散,苗傅等还派人前往探查,担心赵构多留内侍。

结果,就在中军如猛虎扑食一般扑向南宋之际,赵构被迫退位,南宋这个大烂摊子落到了潘贤妃这个毫无执政经验的妇人和一个三岁孩童以及几个莽撞无脑的武夫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