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造纸术的诞生(2 / 2)

在他看来,如此精巧之物,价格应该不会很低,但只要不比竹简的价格高太多,就是有希望大规模制作的。

闻言,北辰想了一下,然后答道:“一金大概可以制造上万张吧。”

听到回答,嬴政的心中微微一惊,连忙追问道:“当真如此廉价?”

北辰点头道:“确实如此。”

其实他得出的结论是保守估计,而且还是将人工等成本加上去进去之后的结论。

若是单单计算原料的价格,那么一金所能制造的纸远不止一万张。

嬴政的情绪有些激动,他没想到这东西居然这么便宜。

作为一国之君,他一向都是站在大角度去看待问题的。

之所以现在的读书人很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无法快速的传播。

锦帛太贵,无法大规模使用,而竹简却太过笨重,且可以记录的文字又很少。

想要做到学富五车,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家财。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书籍。

而秦纸书写起来如此方便,可以随身携带,造价又低。如果可以推行全国的话,那么所带来的好处将士无法估量的。

无论是在上面书写,还是作为誊抄记载文章的工具,都是非常方便的。

不仅方便了书写与阅读,而且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

现在的秦国需要推行文字与律法,若是有了秦纸的帮助,想必进行起来会顺利的多。

不过若是想要让更多人使用,还有一个条件是必要的,那就是产量。

想到这里,嬴政继续问道:“不知此物制作起来是否麻烦,一天可以做出多少?”

北辰在心中思考了一下,随后道:“纸张的制作过程并不繁杂,只要掌握了方法,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时间应该能够制作上百张。”

听到这话,嬴政再次惊讶了,如果一个人一天就能做出一百张纸,那么一百人一天就是一万张,一千人就是十万张……

稍微计算了一下,他发现只要有个几万人负责制作,就能够供应全天下读书人的使用。

虽然几万人不算少了,但要知道但是一个皇陵,就已经动用了数十万民夫,几万个人不算什么。

只要制作纸张的难度不大,那么就有着很大的希望将其推行全国。

而且这东西是大大有益于民众的,可以想象一旦出现在市面上,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要知道现在主流的文字记载工具还是竹简,但一卷竹简也就只能记录几十个字罢了。

一本数万字的诗经,只好要好几百卷竹简才可以写完。

所以一本书的价格非常高,让很多人都望而生畏。

而现在的秦纸,就这么薄薄的一张,很轻松的就可以写完上百字,而要是写的小一些,三四百字都是能够放得下的。

一念及此,嬴政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想法。

“若是将纸张大规模的生产售卖,会是多么大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