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9章身在曹营心在汉(2 / 2)

汉明 八无和尚 0 字 9个月前

难道,自己真的是无力改变这二百多年大明“养士”的功德吗?

可吴争更不明白,既然天下士人感念大明二百多年“养士”的功德,清军入关时,这些人都干嘛去了?

譬如眼前这个“正义凛然”的百史先生。

倒不是说吴争讥讽陈名夏的为人,恰恰相反,陈名夏降清,是不得已,他在顺天府城破前十几天,他还建议召集山东义勇救援京师来着,京城陷落之日,陈名夏上吊自杀未果。

君子论行不论心,能如此,足矣!

人不能胜天,人之渺小,无力胜天,但凡胜天,皆是附会。

抗争过,死过,便已足慰世人之心,比起身边这水太凉、头皮痒的货,那是高洁太多了。

吴争依旧笑着,哪怕是僵硬的。

“百史先生请坐……可否与孤讲讲,敌京城军备、人心……亦或者,清廷欲何为?”吴争其实不需要听身陷囵圄的陈名夏讲述,吴争只是给他一个机会。

钱谦益懂了,他急啊,甚至于用手指暗中捅捅陈名夏的腰。

陈名夏也懂啊。

身负盛名的陈名夏,若是连这都不懂,那真是见面不如闻名了。

陈名夏是谦恭的,他躬身道:“王师北伐,顺应人心……以大将军之威名,黄河以北,皆可传檄而定……。”

吴争脸色渐渐冷淡,抬手毫不客气地打断道:“百史先生不必恭维本王……我军如何、百姓如何……无须先生赘言,本王只想听,顺天府人心所向……还有,先生认为,今日济尔哈朗前来求和,意欲何为……本王该不该应下?”

陈名夏义正词严地道:“京城人心,自是向我……!”

“孤明白……大概是与先生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

就算是傻子,也能听出吴争话中的揶揄。

陈名夏老脸闪过一抹赤色,“大将军英明……名夏以为,大将军应当答应清廷所请,化干戈为玉帛,此举为天下苍生福祉……!”

“照先生所言……那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还有江阴屠城等等诸如此类惨事……皆可一笑泯恩仇了么?”

陈名夏坚定地看着吴争,“怨家家解不宜结……王师北伐之势,敌已有充足防备,若大将军决意强攻破城,死伤将士何其多?京城及周边数百万百姓,亦将沦为大将军手下炮灰……既然此时我为强势,敌为劣势,且敌已有请和之心,愿意退回关外,将社稷拱手相让……为何还要让生灵涂炭……望大将军为天下百姓福祉……三思而后行哪!”

吴争笑了。

笑得很假,假到连自己都感觉,还不如板脸更自然些。

吴争扭过头,随口问钱谦益,“虞山先生也是这般认为?”

钱谦益是真急哪,他一听吴争问询,双腿一曲,跪答道:“罪臣不敢苟同!”

如果不是知道钱谦益的年龄,吴争甚至认为,钱谦益只有半百之龄,瞧他射手矫健的……啧啧,真是保养得当啊!

“哦,这倒是让孤意外了……来,讲讲。”

钱谦益正色道:“打蛇不死,必被反噬……前明历代皇帝的纵容、懈怠,才造成了后金不断壮大……如今,殿下手执百万虎贲,当效仿古之白起……将这些恶贼斩尽杀绝,方可平民愤,方可告慰妄死于贼人屠刀下的百万冤魂……!”

说到后来,钱谦益咬牙切齿,形如疯狂,全没了今日读书人的“涵养”风度。

吴争听出来了,钱谦益不是作假,他心中有恨,妻女落入多尔衮手中,数年不知生死,这种恨,已经刻骨铭心了。

吴争扫视着这话语颠倒的二人,不由地叹息道:“二位讲的,孤其实都想过……如今清廷开始严防死守,我军看似两路告大捷,可每往北进一步,伤亡便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