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1章真正的意图(2 / 2)

汉明 八无和尚 0 字 9个月前

只要江南商会赚钱,民众就能分到红利。

江南富,特别是经过吴争近几年大力发展工坊,江南雇工,一人每月的工薪就是十两以上,尤其是江南织女,月入五十两以上者,比比皆是。

而江南一户人家,平均人口皆在四、五人,也就是一户,基本上已经拥有江南商会股份不下五十股。

如果商会股份上涨,回到两年前最高时,都就等于所持价值往上翻了几番。

江南商会一直是世间公认的赚钱机器,它有着得天独厚的禁榷贸易权,这是国家垄断啊!

所以,除了之前被莫执念与番人联手打压的那段时间,不管是国民还是番人,但凡市场上有商会股份出售,皆会不计价格地购入。

商会股份分红更是夸张到了极致,在北伐战争暴发前,一季就能分一成的红利,相当于一年分四成红利,这是何等暴利?

但商会依旧在赚大钱,盐、铁、丝绸、茶叶等,别的不说,譬如丝绸,织造司基本以八十两以上一匹的价格,向外商倾销,但实际上,织造司的成本每匹不足三十两,利润是两倍以上。

这才是支撑商会疯狂分红的根本原因,一年四成,就算是一年翻一番,都影响不到商会扩张。

但吴争知道,这种疯狂扩张无法持续,因为到了自己登基,天下一统之后,商会的扩张速度就会慢慢迟缓下来,原因很简单——饱和!

那就需要开辟新的土地和人口,那就需要发动战争。

可经过十年的战争,人心思定,就算吴争的威望再高,能乾纲独断几次?

吴争知道穷兵黩武不对,但停不下来,至少,现在无法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所有一切的繁华,就会变成一地鸡毛,这十年的战争,已经消耗了太多的国力和民力了。

江南虽富,但其余国土,皆贫瘠到了极点,吴争只能以江南的财富,以向各地大肆购入粮食等农作物,来贴补各地的贫苦百姓,由此,粮价迅速上涨,在一年里,已经翻了一番。

吴争深知,战车绝对不能停下来。

消耗一减少,江南林立的工坊就会失去订单,订单一少,工坊就会倒闭,劳工就会失去工作,江南就会不稳,江南不稳,天下不稳!

赦免郑森,令郑森南下募兵东征,不是吴争等不起,非要急着灭东边那倭国,而是,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解决新附的福建、广东两地及周边食不裹腹的贫民问题。

但很显然,八万新兵的上限,还远远不够啊!

于是,继抛售江南商会股份之后,吴争又迅速颁布了一道诏令——迁都。

严格地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迁都。

将新城定为首都,并将整个松江府囊括其中。

这道诏令颁布之后,起初效果并不是太好。

因为不管是国内权贵、豪门、富商,还是番商,都已经被吴争忽悠过一次了。

虽说新城地价依旧维持高位,但如今已经无人肯接手,只是帐面利润罢了。

朝廷再次以诏令方式确定新城为都城时,所有人都在观望,生怕又上了吴争的当。

但随后,太上皇和长公主率先在新城周边购入了六百亩土地后,绍兴伯沈致远父亲沈半城联络绍兴府数十富商也加入了购地,几日之内,购入土地高达两千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