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金阁寺之谜(二)(2 / 2)

仙路桃花传 陆双鹤 2622 字 2019-07-03

气功人人可练,武者人人可当,所以武道修士对灵根天赋没有要求。但这绝不是说武道修士很容易成就当今天下练武之人不计其数,比修仙者要多百倍千倍,可最终能够以武入道,成为武道修士的,却只是极少数。关键是那个“从武道中领悟天地至理”这一关太难过。那本质上就相当于一道识见障,只有打破以往定见,能够凭着自身智慧和悟性,破解掉仙凡之间那道藩篱的人才能越过这道关口而对于那些借助五行灵气修炼的“正常”修仙者,这道关口通常是在炼气进法元,甚至法元期晋入金丹期时才会遇到的!

另一方面,一名武者即使成功以武入道,成为了武道修士,今后的修仙之路也非常崎岖难行。绝大多数武道修士的境界终生只能限制在炼气前期,很多人甚至连一重天都难以突破除非他改练五行功法。

原因则在于五行灵气引入体内,可以滋养修士肉身,淬炼修士体魄,逐渐的让修炼者改变体质,从肉体凡胎慢慢转化成为仙家道体,自然越练越强。而以暴烈杀伤为主要特性的“先天罡气”却没这能力,武道修士所修炼出的“先天罡气”越是浑厚,他的身体作为容器,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到最后要么强行控制,但从此修为停滞不前,要么就一味精进,直至身体承受不住崩溃掉,总之都不是什么好下场。

故此天下各大仙门对于武修或体修法门都不怎么看重,最多保留一些低阶速成之法,用于培养最低级的杂役打手之类比如昆仑山上的杂役力士或下界别院中自行培养的护法道兵,就是用的体修之法。这些人对灵根天赋没有任何要求,可以大量培养,但也没啥前途。

倒是从西域传来的佛家禅宗一脉,在强化人体皮囊方面有独到之处,导致他们的体修之法相当完善,甚至可以一直修炼到金身罗汉层次。佛家不重灵根而重悟性之说也正是由此而来。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凡间武者来说,以武入道是他们踏入仙途的唯一希望,虽然这希望其实也渺茫得很。但终究还是有一些能够自行开悟,进入到修仙者行列的那位铁衣剑客姚秀便是其中之一。而且他还突破到了二重天,可见在悟性智慧和功力深厚方面都是极其出众。而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在实战方面肯定也不会弱毕竟“以武入道”四个字的前提,便是在武学上达到极高水准。这类修士也许在仙术道法方面比不上修炼五行功法的,但真要与其不择手段的拼杀起来,一般五行修士哪怕高出一个大境界,也未必就敢说稳操胜券。

然而连这样的强人都在金阁寺里栽了,由不得黄昶不小心应对。别看他们几个都晋入中期了,弄得不好照样阴沟里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