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张宁抗命(1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9366 字 2019-12-14

 庞统总算是明白了刘正的担忧——黑山黄巾军的主体,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当年的黄巾军旧部,靠着家人们的劫掠,从而维持生计的黄巾军家眷。

他们对于劫掠的危害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只是觉得理所当然。

二是黑山之中各处山贼草寇,衣食用度都靠抢掠,更是其中的参与者。

这样的两种人糅合在一起,山贼草寇的思想就会形成主流,黄巾军家眷也会随波逐流。

直接导致了黑山黄巾军的本质就是强盗,所有的规矩和法律,对于黑山黄巾军来说形同虚设。

兴汉军一旦和平接收黑山黄巾军,对于兴汉国中的百姓,会形成一种思想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冲击。

然而巾帼将军张宁,可没有刘正这样的见识和觉悟。

她只是一厢情愿的想要保护黑山黄巾军。

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兴汉国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回到了巾帼军驻地的张宁,找来了副将黄舞蝶。

张宁问:“舞蝶妹妹,你说王爷为什么就容不下黑山黄巾军呢?”

黄舞蝶反问说:“张宁姐,你不觉得身边的邻居是黑山黄巾军,会让人觉得很可怕吗?”

杜长部在定县所做的恶事,还有无极甄府发生的那些事情。

黑山黄巾军做事毫无底线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要是甄府的悲剧,大量的发生在兴汉国中,那简直就是灾难呀。

张宁并没有接受黄舞蝶的建议,而是带着一个班的巾帼军去了无极县城。

张燕接待了张宁,然而那些女战士却是羊入虎口。

巾帼军的女人,虽然上战场的次数不多,但是血性和勇气都是最顶尖的。

于毒带着两百人围攻巾帼军的驻地。

十二个女人,孤军奋战。

用手中的劲弩,成功的打退了于毒的进攻。

于毒大怒,就要放火。

副将于良建议说:“将军,那群女人手中的弩,威力有限。”

不如拿着牛皮厚盾,硬顶着往上冲。

抓住了还能尝尝鲜。

于毒说:“你去办吧!”

记住:得保密。

不能让张大圣女知道,否则张燕将军会很为难的。

于良的法子果然有效,女兵只得放弃了连弩,换上了短刀。

于良为了活捉巾帼军的女战士,付出了近五十人的代价。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十二名巾帼军的女战士,力竭之后被生擒了。

于良痛恨女战士的骁勇,直接把她们钉在各自的房间里。

所有的女战士,都遭遇了非人的待遇。

张宁已经被张燕软禁起来了,根本就没有办法与巾帼军的人联络。

……

定县,兴汉王临时行宫。

黄舞蝶居然不顾一切的闯宫。

陈到只得出面说:“赵夫人,王爷尚在就寝,你这样做不妥吧!”

黄舞蝶着急的说:“陈将军,快去报告王爷,出大事情了。”

刘正刚洗漱完毕,正要与甄宓共进早餐。

听见了黄舞蝶的声音之后,忙让甄宓出去请两人到议事厅说话。

甄宓问:“舞蝶姐姐,什么事情呀?”

你为什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呢?

黄舞蝶回答说:“王爷,巾帼将军张宁失踪了。”

与她一起失踪的,还有一个班的巾帼军女战士。

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感觉要出什么天大的事情。

刘正闻言,心中暗道不妙。

张宁有圣女作为护身符,或许会全身而退。

那一个班的巾帼军女战士,只怕会步入人间地狱呀。

正在这个时候,庞统走了进来。

刘正示意甄宓带走了黄舞蝶。

随后又让庞统坐下,边吃边说。

刘正问:“士元,是不是无极县城中有什么动静呀?”

庞统回答说:“王爷,无极情报站传来消息。”

昨天夜里,黑山黄巾军张燕麾下于毒部,居然紧急调动两百人围攻一处院子。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然而女人的惨叫声却持续了整整一夜。

刘正说:“士元,巾帼将军张宁,擅自做主进入了无极县城。”

巾帼军战士有难,郭嘉的夫人,巾帼将军张宁身陷囹圄。

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有两个:

一是传讯廖化,将张宁和那一个班的女战士,全部带回定县。

活着的把人带回来,牺牲了的就把尸体带回来。

二是快马通知冀州刺史郭嘉,让他赶到定县听用。

庞统立即出去忙了。

刘正痛苦的闭上了眼睛,百万黑山黄巾军哪?

如今得罪了巾帼军,而且还是不死不休的仇恨,血流成河只怕是不可避免了。

廖化在无极县城中的一处民房里,收到了刘正的营救命令。

廖化说:“兄弟们,王爷让咱们营救巾帼将军张宁,和十二名巾帼军的战士。”

这是特战营第一次执行营救任务。

很快就会有情报部的兄弟送来相关情报。

由于这次的情况特殊,希望大家不要感情用事。

正在这个时候,负责警戒的特战队员走了进来。

他递给了廖化一个纸团。

廖化看完之后,烧掉了纸团,又放入了水盆之中,彻底的毁灭痕迹之后,才面向众人。

廖化命令:

廖峰带领三十名天罡卫,去营救十二名巾帼军战士。

廖化带着剩下的五个人,去营救巾帼将军张宁。

营救张宁的过程非常的顺利,张燕虽然软禁了张宁,但是看管并不严密。

以特战营的手段,廖化无惊无险的找到了张宁,并且成功的撤离。

廖峰那边却出了一点儿小状况。

当廖峰用无声战斗的办法,解决了外面的守卫,随后冲见房间里,却看见了惨绝人寰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