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刘备请贤(1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9997 字 2019-12-14

 不管徐庶愿意还是不愿意,刘备三请卧龙诸葛亮的戏码,都正式开演了。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以及二十名亲卫来到了隆中。

从远处看去,小山脚下有数名农夫。

他们一边挥舞着锄头翻土,一边放声歌唱。

歌词的内容如下: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刘备见歌词的内容典雅别致,不像是普通人可以创作出来的东西。

应该是高人所作,让农夫们传唱解乏。

刘备心有所感,于是就勒住了战马,翻身下了马。

刘备牵着马步行走到了农夫们的田埂边上,大声的问:“老乡们,可不可以告诉我——这首诗歌是哪位大贤的佳作呀”

其中一位面相忠厚老实的农夫回答说:“这是卧龙先生诸葛亮前些年的老作品了。”

刘备再问:卧龙先生诸葛亮家住何处的时候,农用手指了指小山,然后慢慢的回答。

农夫说:“从这条小路向南而走,翻过了这座山,那一带的高岗,就是卧龙岗了。”

卧龙岗前面的小树林中有几间茅庐,就卧龙先生诸葛亮的隐居之地。

刘备大声的向农夫道谢,又命随从亲卫取出一袋范阳烧酒,供农夫们小酌解乏。

刘备回转官道,飞身上马,策马前行。

才走出不过七八里,遥望卧龙岗,果然清静异常。

刘备情不自禁,想起徐庶经常念叼的一篇古风,就是描述卧龙先生诸葛亮的隐居之地的风景的。

诗词内容如下:

宛城西南二十里,一带高岗枕流水:

高岗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

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

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

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

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刘备等人来到草庐前面,随后下马,亲自上前叩响了柴门。

门开了,一位七、八岁的童子走了出来。

诸葛小童问:“你们前来敲门,请问有什么事情吗?”

刘备回答说:“烦请通报一声,忠汉王刘备,携虎威将军关羽和虎烈将军张飞,特来拜见卧龙先生诸葛亮。”

诸葛小童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刘备说:“我的记性不太好,恐怕记不得这么多的名字呀。”

刘备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的对诸葛小童说:“你只需要回报说:刘备来访就可以了。”

诸葛小童并没有立即回去通报,而是露出了一个非常遗憾的表情。

刘备只好细问一番。

诸葛小童回答说:“我家先生今天早晨出门访友去了。”

刘备忙问:“你可知道先生往何处去了吗”

诸葛小童为难的说:“我家先生的行踪,一向是飘忽不定的,我也不知道,他往何处去了。”

刘备愣住了,于是就问:“你家先生可有说过什么时候回来吗?”

诸葛小童摇了摇头,慢慢的说:“先生的归期,亦没有定数,或许三、五日,或许十数日。”

刘备听了诸葛小童的话之后,心情有些憋闷。

然而访贤不遇,刘备也不好恶客上门,赖着不走。

万般无奈的他,只得告辞离开了卧龙岗。

三人回到了宛城之中,继续治理地方。

又过了数日,刘备军派出探听消息的人回到了宛城。

信使回报说:“卧龙先生诸葛亮,已经回到了卧龙岗。”

刘备忙命令亲卫:

立即准备马匹礼物。

张飞嘟嘟囔囔着说:“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山野村夫而已,又何必大哥亲自出马,我派人传唤他前来觐见就好了。”

刘备苦笑着说:“三弟,你难道就没有听说过吗?”

孟子他老人家曾经说过:

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卧龙先生诸葛亮名声在外,可以说是当世的大贤。

草率的传唤,人家怎么可能理会咱们呢?

刘备说到这里,怕耽搁了太多的时间,于是就飞身上马,前往卧龙岗,再访卧龙先生诸葛亮。

关羽和张飞拿刘备没有办法,只得乘马相随。

当时正是寒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

才刚刚出了宛城,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嘟嘟囔囔着说:“大哥,这天寒地冻的。”

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不宜出行远游呀。

如今还要冒着大风雪,去见一个毫不相干的外人,纯粹是在找罪受嘛!

不如回转宛城,既可以躲避大风雪,又可以烫上一壶范阳烧酒,咱们兄弟三个开怀畅饮一番。

刘备说:“三弟,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卧龙先生诸葛亮,明白我刘备的忠汉王府,求贤若渴。”

你要是怕冷,可以一个人先回去吧。

张飞说:“大哥,我们兄弟三人自从梅园三结义以来,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了。”

咱们连死都不怕,又怎么可能畏惧严寒呢?

我只是担心大哥空劳神思,又一次的无功而返。

刘备说:“三弟,你不要再说了。”

只管随我一同前去卧龙岗,以示忠汉王府的诚意。

然而好事多磨,刘备三兄弟冻成了狗,依旧没有见到卧龙先生诸葛亮的面。

刘备三兄弟打道回府,继续蜗居。

数月之后,刘备心想,事不过三,想来忠汉王府的诚意,已经足以打动卧龙先生诸葛亮了吧?

既然两次访贤不遇,第三次一定可以得偿所愿。

刘备决定三访卧龙岗。

虎威将军关羽说:“大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谒卧龙先生诸葛亮,已经是诚意十足了。”

然而却事与愿违,想来是那卧龙先生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

这才故意躲避,不敢出来与咱们见面。

大哥执着于道听途说,已经是走火入魔了。

刘备说:“二弟此言大谬。”

春秋时期,齐桓公想要见东郭野人,五次反复造访,才得到了一次见面的机会。

如今卧龙先生诸葛亮,可是堪比管仲、乐毅的大贤。

才区区两次而已,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张飞说:“大哥此言差矣!”